路德劝慰书信Luther: Letters of Spiritual Counsel
内容简介
人们都知道,路德是伟大的改教家、神学家,却常常忘记,他更是牧师,是灵魂的牧者。本书收集了路德的属灵劝慰书信。这些书信是他写给同时代人的安慰、激励和劝诫,帮助他们面对疾病、死亡、逼迫、监禁、饥荒,以及社会动荡等各种挑战。它们体现了路德的教牧辅导与其神学的紧密关系,从中可以看到路德充满基督之爱的牧者心肠。这些书信能安慰和帮助许多心灵困苦的人。
作者简介
原著作者: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家。早年为奥古斯丁会修士,1512年获维滕堡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并担任圣经教授。1517年,在维滕堡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的赎罪券,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路德倡导因信称义,创立基督新教,影响了近代以来整个西方社会和基督教会的历史;他翻译的路德圣经是最重要的德语圣经(译自路德圣经的《圣经故事》现已出版),奠定了现代德语的基础。主要著作有《路德劝慰书信》、《<加拉太书>注释》、《马丁·路德桌边谈话录》和《马丁·路德研究原始文献选编:路德书信集(1507-1519)》等,他的著作也被收录于《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系列:路德选集》、《马丁·路德文选》、《心灵花园》、《心灵面包》、《信仰二十讲》等书。
如果希望更多认识马丁·路德的生平和思想,请读格哈德·福德的《论做十架神学家》、詹姆斯·基特尔森的《改教家路德》、罗伦·培登的《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和蒂莫西·乔治的《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等书,此外,《风暴:划破中世纪的黑暗》、《至高喜乐的传承》、《有归宿的人生》和《宗教改革掠影》等书也值得读。
英文选编、翻译者:西奥多·G.泰伯特(Theodore G. Tappert),当代美国路德宗学者、翻译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路德宗神学院教授,美国版《路德作品集》主编。著有《古今圣餐论》。
目录
中译本导言
序言
缩略语表
第一章 致患病者和临终者的安慰
第二章 给丧失亲友者的慰藉
第三章 致忧郁愁苦者的喜乐
第四章 致困惑怀疑者的教导
第五章 致灰心失意者的鼓舞
第六章 为急迫落难者的代求
第七章 给被囚者和受逼迫者的鼓励
第八章 给身处瘟疫饥荒者的建议
第九章 对婚姻与性方面的解惑
第十章 致教牧人员的建议
第十一章 有关与在上掌权者关系的劝勉
参考书目
索引
试读
致约翰·赖内克 1536年4月18日
约翰·赖内克(John Reineck)是路德儿时的同学,他在图林根曼斯菲尔德一间铸铁厂任负责人期间,遭遇了妻子的离世。以下是路德为了安慰他所作的书信。
愿恩惠与平安从我们的主和救主归与你。
尊敬的先生,我的好友:
我听闻我们亲爱的主和仁慈的天父将你挚爱的妻子从你身边取去,这令你心中大有悲伤。你因从此与所爱的人不复相见而痛苦悲哀,这本是人之常情,我也为此深切地表示同情。我亲爱的朋友,有很多原因让我心中对你长存记挂,愿主赐你平安。
在如此悲伤的处境中,我们当如何面对?神命定我们要在今生学习、操练对他美善旨意的领会,因此我们应察验自己是爱他、遵行他的旨意更深,还是爱自己以及那些他所赐下,让我们拥有、喜爱的事物更深。尽管神无法测度的良善旨意向那些在亚当里的生命隐藏起来(神自己也是如此),让那些原本极美且深奥的知识在人看来不仅索然无味,更令人忧伤哀恸,然而信徒却因他纯洁而确切的圣言,看明了他隐藏的旨意,从而让自己的心得着了大喜乐。圣经也多处向我们见证说,神管教他的儿女是出于他的恩典而非他的愤怒。圣雅各也说我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
因为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你既然对神的圣言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因此我盼望你能将这知识活出来,好让自己在神的恩典和天父的旨意中大有喜乐,从而胜过那失去亲人的痛苦。
如果我们对神的恩典有如此的确信,我们便能在平安中面对万事,哪怕有像约伯一般失去一切的厄运临到,我们也不会摇动。即使我们里面老亚当的生命不愿效法约伯行事,我们的灵却愿意在自己的忧伤和痛苦中仍然赞美神的旨意和作为。对于这老我的生命,尽管是如此沉重,然而我们必须承受它直到我们见主的日子。到那时,我们必会脱掉那属肉体、必朽坏的身体,而穿上那属灵的完美的身体。
因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一直想与你在主里有如此的共勉,我盼望我们亲爱的主基督借着他的圣灵与你同在,他的安慰远胜于我的,他的善工正在你里面运行,他呼唤着你亲近他的圣言。我们的主永远不会从你收回他的祝福,也不会撇下你独自一人面对这苦难的人生。
此外,看到你的妻子在离开这今生流泪谷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恩典,你的心也应该大得安慰,她是在何等的敬虔与平安中归主的啊!借此主也清楚地显明他是以自己完全的恩典待你,而非在愤怒中惩罚你。能得着一位美好的妻子是这世上最大的财富,然而那爱人在临终时所蒙受的恩典更是世上的财富无可比拟的,这安慰要持续直到永生。
神若帮助我们,我们也能如此离开自己败坏的肉体,穿过这人生苦旅,进入父的天家。愿基督的恩典永永远远与你同在。阿门!
乐意为你效劳的仆人,
马丁·路德
1536年复活节之后的周二
《基督教会史略》-梁家麟
《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路德 著
路德劝慰书信Luther: Letters of Spiritual Counsel
内容简介
人们都知道,路德是伟大的改教家、神学家,却常常忘记,他更是牧师,是灵魂的牧者。本书收集了路德的属灵劝慰书信。这些书信是他写给同时代人的安慰、激励和劝诫,帮助他们面对疾病、死亡、逼迫、监禁、饥荒,以及社会动荡等各种挑战。它们体现了路德的教牧辅导与其神学的紧密关系,从中可以看到路德充满基督之爱的牧者心肠。这些书信能安慰和帮助许多心灵困苦的人。
作者简介
原著作者: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家。早年为奥古斯丁会修士,1512年获维滕堡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并担任圣经教授。1517年,在维滕堡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的赎罪券,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路德倡导因信称义,创立基督新教,影响了近代以来整个西方社会和基督教会的历史;他翻译的路德圣经是最重要的德语圣经(译自路德圣经的《圣经故事》现已出版),奠定了现代德语的基础。主要著作有《路德劝慰书信》、《<加拉太书>注释》、《马丁·路德桌边谈话录》和《马丁·路德研究原始文献选编:路德书信集(1507-1519)》等,他的著作也被收录于《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系列:路德选集》、《马丁·路德文选》、《心灵花园》、《心灵面包》、《信仰二十讲》等书。
如果希望更多认识马丁·路德的生平和思想,请读格哈德·福德的《论做十架神学家》、詹姆斯·基特尔森的《改教家路德》、罗伦·培登的《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和蒂莫西·乔治的《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等书,此外,《风暴:划破中世纪的黑暗》、《至高喜乐的传承》、《有归宿的人生》和《宗教改革掠影》等书也值得读。
英文选编、翻译者:西奥多·G.泰伯特(Theodore G. Tappert),当代美国路德宗学者、翻译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路德宗神学院教授,美国版《路德作品集》主编。著有《古今圣餐论》。
目录
中译本导言
序言
缩略语表
第一章 致患病者和临终者的安慰
第二章 给丧失亲友者的慰藉
第三章 致忧郁愁苦者的喜乐
第四章 致困惑怀疑者的教导
第五章 致灰心失意者的鼓舞
第六章 为急迫落难者的代求
第七章 给被囚者和受逼迫者的鼓励
第八章 给身处瘟疫饥荒者的建议
第九章 对婚姻与性方面的解惑
第十章 致教牧人员的建议
第十一章 有关与在上掌权者关系的劝勉
参考书目
索引
试读
致约翰·赖内克 1536年4月18日
约翰·赖内克(John Reineck)是路德儿时的同学,他在图林根曼斯菲尔德一间铸铁厂任负责人期间,遭遇了妻子的离世。以下是路德为了安慰他所作的书信。
愿恩惠与平安从我们的主和救主归与你。
尊敬的先生,我的好友:
我听闻我们亲爱的主和仁慈的天父将你挚爱的妻子从你身边取去,这令你心中大有悲伤。你因从此与所爱的人不复相见而痛苦悲哀,这本是人之常情,我也为此深切地表示同情。我亲爱的朋友,有很多原因让我心中对你长存记挂,愿主赐你平安。
在如此悲伤的处境中,我们当如何面对?神命定我们要在今生学习、操练对他美善旨意的领会,因此我们应察验自己是爱他、遵行他的旨意更深,还是爱自己以及那些他所赐下,让我们拥有、喜爱的事物更深。尽管神无法测度的良善旨意向那些在亚当里的生命隐藏起来(神自己也是如此),让那些原本极美且深奥的知识在人看来不仅索然无味,更令人忧伤哀恸,然而信徒却因他纯洁而确切的圣言,看明了他隐藏的旨意,从而让自己的心得着了大喜乐。圣经也多处向我们见证说,神管教他的儿女是出于他的恩典而非他的愤怒。圣雅各也说我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
因为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你既然对神的圣言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因此我盼望你能将这知识活出来,好让自己在神的恩典和天父的旨意中大有喜乐,从而胜过那失去亲人的痛苦。
如果我们对神的恩典有如此的确信,我们便能在平安中面对万事,哪怕有像约伯一般失去一切的厄运临到,我们也不会摇动。即使我们里面老亚当的生命不愿效法约伯行事,我们的灵却愿意在自己的忧伤和痛苦中仍然赞美神的旨意和作为。对于这老我的生命,尽管是如此沉重,然而我们必须承受它直到我们见主的日子。到那时,我们必会脱掉那属肉体、必朽坏的身体,而穿上那属灵的完美的身体。
因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一直想与你在主里有如此的共勉,我盼望我们亲爱的主基督借着他的圣灵与你同在,他的安慰远胜于我的,他的善工正在你里面运行,他呼唤着你亲近他的圣言。我们的主永远不会从你收回他的祝福,也不会撇下你独自一人面对这苦难的人生。
此外,看到你的妻子在离开这今生流泪谷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恩典,你的心也应该大得安慰,她是在何等的敬虔与平安中归主的啊!借此主也清楚地显明他是以自己完全的恩典待你,而非在愤怒中惩罚你。能得着一位美好的妻子是这世上最大的财富,然而那爱人在临终时所蒙受的恩典更是世上的财富无可比拟的,这安慰要持续直到永生。
神若帮助我们,我们也能如此离开自己败坏的肉体,穿过这人生苦旅,进入父的天家。愿基督的恩典永永远远与你同在。阿门!
乐意为你效劳的仆人,
马丁·路德
1536年复活节之后的周二
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史:1949-1997(断版)
作者:赵天恩、庄婉芳
出版:中福出版有限公司
初版:1997/07
页数:852
尺寸:140*210毫米
国际书号:9789866695063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当代中国教会史的空前巨著!论述过去半个世纪(1949-1997)在中共政权强力干预下,政治如何影响中国教会,以及中国教会如何因应与发展。
基督教在中国发展快速,信主人数由一九四九年的八十四万,增长到大约八千万的事实,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宣教史中的独特现象。此外,国内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的发展及其矛盾性质,也正与港、台、海外的华人教会产生相应的互动关系。
本书坚定地站在圣经真理之立场,也诚实地根据历史事实来写作,是每一位关切中国教会的基督徒,以及所有想了解当代中国教会实况的人士,不能不具备的绝佳著作!
本书内容详实、精辟,既具学术分量,亦有平易流畅之感,一般人也很适合阅读。
作者简介
赵天恩、庄婉芳著
这是一本关于当代中国教会史的空前巨著!论述过去半个世纪(1949-1997)在中共政权强力干预下,政治如何影响中国教会,以及中国教会如何因应与发展。
目录
序言
导论
第一章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之兴起(1949 ~ 1954)
第二章三自爱国运动的发展与巩固(1954 ~ 1958)
第三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督教(1958 ~ 1966)
第四章文革时期中国教会的遭遇(1966 ~ 1969)
第五章文革后期中国教会的复兴(1969 ~ 1976)
第六章四人帮倒台后的中国教会(1976 ~ 1979)
第七章社会主义时期三自会的重建与家庭教会的发展(1979 ~ 1982)
第八章十二大初期之宗教政策与家庭教会的遭遇(1982 ~ 1984)
第九章十二大中期经济改革下的教会发展(1984 ~ 1986)
第十章十三大前后政治形势之变化及其对教会的影响(1986 ~ 1989)
第十一章六四后十四大前的中国教会(1989 ~ 1992)
第十二章十四大以来中国教会的发展趋势(1992 ~ 1994)
附录一从五四到六四中国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态度的转变
附录二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
附录三评中共一九九六年宗教政策及其走向
结论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简称对照表
福临中华:中国近代教会史十讲
出版社:天道书楼
作者:梁家麟
ISBN:9789622081666
出版日期:2019-10-1
尺寸:140*210 mm
页数:192页
重量:210克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史是一段从苦难压迫中挣扎、以至最后能再次抬起头来的历程;同时也见证了基督教之传人被排拒、被误解、被攻击,而最终得以在中国广传及开花结果。中国人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因为他们是重视历史的民族。中国教会更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因为她晓得神活在历史;且在历史中向人彰显祂自己。
本书作者认定:教会历中虽然有它独特的信仰和神学意义,但四要其为历史,就必须接受史学方法的规范。最重要的是,史料的真实与全面性必然优先于一切神学的诠译或信仰的功能意义。凭着这个信念,作者为近代中国教会史勾划了一幅图画——就是这本可读性甚高的通俗史著。
作者简介
梁家麟牧师
.1985年加入香港建道神学院
.现任荣誉院长、杰出教授及刘福群教席教授
.曾任《突破》杂志执行编辑
.曾任建道神学院出版部主任、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副院长
先后毕业于:
.中文大学
—文学士(香港,1980)
—哲学硕士(香港,1982)
—哲学博士(香港,1985)
.维真学院
—道学硕士(加拿大,1989)
著作:
曾与多间出版社合作,迄今已撰著超过七十本书籍。
目录
王序
张序
自序
一前三度来华的检讨
二更正教的初传(1807-1842)
三传教与不平等条约(1842-1860)
四传教策略的评估(1860-1880)
五发展与分歧(1880-1900)
六教案与义和团事件(1842-1900)
七全面西化下的基督教(1900-1920)
八非基督教运动(1922-1927)
九回应与本色化探讨(1927-1937)
十抗战、内战、与改造(1937-1957)
后记
ISBN:9789622081666
华人宣道会百年史/A Centenary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 & Ma
作者: 梁家麟编著
出版社: 建道神学院
原书号:SA529P
ISBN:9622445306
出版日期:87060101
页数:296
装订方式:01
分类:教会历史/派别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内容简介
宣道会在华人中的工作自一八八九年起,至今已百年。最初只在中国各省设点,但神巧妙安排,一九四九年后,宣道会竟可以先后在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中南美洲及欧洲各地建立教会,至今已遍布五大洲,立足于十多个国家。回望这百载历史,除了感谢历任西国宣教士和华人同工的热诚劳苦外,实在要赞叹神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的带领。袅炙赫恁A为这蒙福的群体感恩之余,作者还切切期望,今日的信徒会认真地反省自己在福音工作上的使命,回应神的托付。
作者简介
目录
各地华人宣道会发展概况
一. 中国
壹. 宣道会在华发展概略
贰. 各区传教工作
甲. 华中区
乙. 华西区
丙. 华南区
丁. 华北区
戊. 川黔地区
己. 上海
叁. 宣道会在华的传教经验
肆. 华人宣道会
伍. 华人牧者简介
二. 高棉(柬埔寨)
壹. 发展概略
贰. 堂会简介
三. 香港
壹. 发展概略
第一间在香港建立的华人宣道会
福音工作在调景岭难民营开展
港岛东区丰硕的福音果子
新界南区与乡村教会事工的拓展
九龙市区事工的拓展
西差会大力扶助宣道会本土化
发展以社会服务方式建立的社区教会
多元化的宣道会文字工作
区联会的成立与十年增长计划
为教会培训工人的神学教育
神爱跨越国界, 种族, 文化
有容乃大, 同心兴旺福音
前瞻九七, 任重道远
贰. 堂会简介
四. 台湾
壹. 发展概略
宣道会在台湾的奠基
六十年代:从台北,台中到台东
七十年代:堂会相继建立
八十年代:成长与拓展
九十年代: 继往开来
神学教育及青年工作
贰. 堂会简介
五. 越南
壹. 发展概略
贰. 堂会简介
六. 加拿大
壹. 发展概略
第一间华人宣道会的诞生
西部的扩展
华联会的诞生
开拓新工场
向东发展
华联会的事工
贰. 堂会简介
七. 美国
壹. 发展概略
美国华人
美国宣道会与少数民族
华人宣道联会
贰. 堂会简介
八. 印尼
壹. 发展概略
贰. 堂会简介
九. 澳门
壹. 发展概略
贰. 堂会简介
十. 法国
堂会简介
十一. 秘鲁
堂会简介
十二. 苏利南
堂会简介
十三. 澳洲
壹. 发展概略
堂会的建立
澳洲华人宣道会联会
贰. 堂会简介
十四. 纽西兰
堂会简介
十五. 英国
发展概略
十六. 皆因
堂会简介
基督教发展史新释-余达心
作者:余達心
出版:改革宗翻譯社
初版:2004/10
頁數:141
尺寸:150*210 mm
ISBN:9789579642613
内容简介
每一页的教会历史都是救恩历史的一部份,借着教会的宣讲及生命的见证,把神的道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境况活现出来,成为一种改造生命的动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教会每一页的历史都是坚贞不移的信徒用血和汗写成的。不少信徒为了忠于神所托付的使命,不辞艰苦地将福音带到不同的地域与文化,并同在面对逼迫时,不惜将生命浇奠。他们的血便仿佛种籽一样,在不同的地区萌芽生出教会来。
然而,在过去一千九百多年中,教会也经历了多次的挫败,有时面对挑战时畏缩妥协;有时被外在的势力渗入,分化教会,使教会沦于败坏光景;有时因人的软弱,在高举教义真理时却忘记了爱心的实践,因而造成教会分裂,使神的名受到莫大的亏损。正因为教会经历过多次的挫败,我们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教会的历史是神的信实不断展现的历史。无论在什么时代,当教会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神便兴起祂的仆人,配合各种环境的因素,洁净教会、复兴教会,使她从颓败中起来,拓展神的国度。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课初期教会的宣教与扩展
第二课初期教会所经历的逼迫
第三课教会与信徒对政府的态度
第四课异端的纷扰与正统信仰的确立
第五课教会与政权的结合
第六课黑暗时代的教会
第七课中古时期:教皇与教会的兴衰
第八课中古时期:教会的贡献与改革
第九课改教运动之蓄势待发
第十课路德的改教与神学理念
第十一课瑞士的改教运动
第十二课护教者加尔文
第十三课英国的改教运动与清教徒
第十四课改教运动的全面性影响
第十五课基督教内部的争论
第十六课教会面对的压力与复兴
第十七课二十世纪的挑战与前瞻
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
ISBN:9789887863168
货号:127-63168
规格:平装/400页/ 14 x 21 cm / 0.51kg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出版地:香港
出版社:更新资源
内容简介
读教会历史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回溯自己的信仰谱系,了解所属的信仰传统的根源与历代传承,从而确知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从实用的角度而言,教会历史果真都是当代史。
本书不采通史的写法,没有平铺直叙地缕述二千年的教会正史;却是挑选了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在信仰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建树,借以豁现基督教会在过去二十个世纪的重大变化。
梁家麟博士在神学院任教教会历史十余年,对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路有清晰准确的掌握,阐释深入浅出,层次分明。且让他带引你进入时光甬道,与保罗、君士坦丁、奥古斯丁、方济各、马丁路德、加尔文、卫斯理约翰、李文斯敦、穆德及司徒德等一一相遇,认识他们和他们所处的时代。
作者简介
梁家麟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历史研究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后赴加拿大维真神学院攻读神学,获基督教文凭及道学硕士学位。曾任《突破》杂志执行编辑、建道神学院院长。多年以来不忘在教会事奉,并致力从事写作,著作甚丰,由个人的信仰反省至学术性的历史研究皆涵盖之。
目录
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精)/The Church in History
作者: 祁伯尔 (BKKuiper)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书系: 校园丛书
原书号:A192
ISBN:9789575870119
出版日期:19950410
页数:520
尺寸:14.8 x 21cm
重量:615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教会历史/教会历史概论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内容简介
教会如何从使徒行传中的一小群人演变成现今的庞然体系?这一核心的小群如何繁衍成今日众多的宗派?而基督教又是怎样深入西方的文化中?
作者以简洁的文笔叙述历来教会的演变,使读者对二千年来的教会历史一目了然;而人物的局部特写及精彩插图更使全书生动易读。
本书共五十章,每章都有明确的主题,段落分明,并附有讨论问题,可作为复习及进一步研究之用。
作者简介
目录
第壹部初期教会
第一章新约教会的诞生
第二章教会在风暴中(33-313)
第三章教会内部的成长(33-325)
第四章教会全面得胜(313)
第五章教会日形稳固(325-451)
第六章教会渐趋腐化(100-461)
第七章教会历劫而存、继续增长(376-754)
第贰部中世纪教会
第八章教会丧失领域(632- 732)
第九章教会组成联盟(751-800)
第十章教皇权势的发展(461-1073)
第十一章教会被政府控制(885-1049)
第十二章教会分裂(1054)
第十三章修道主义与克吕尼革新运动
第十四章教会为自由奋斗(1049-1058)
第十五章教会继续为自由奋斗(1059-1073)
第十六章教会被迫妥协(1073-1122)
第十七章教会发起十字军运动(1096-1291)
第十八章教会权势巅峰时期(1198-1216)
第十九章教会权势衰微(1294-1417)
第二十章教会内部的困扰(1200-1517)
第叁部改教时期的教会
第二十一章教会开始动摇(1517,10月31日)
第二十二章教会大大骚动(1517-1521)
第二十三章德国教会的改革
第二十四章瑞士的改教运动
第二十五章重洗派
第二十六章西欧的改教运动
第二十七章苏格兰教会的改革(1557-1570)
第二十八章英国教会的改革(1534- 1563)
第二十九章罗马教会从事改革(1545-1563)
第三十章复原派教会为生存奋斗(1546-1648)
第肆部改教后的教会
第三十一章英国教会仍然动荡(1558 -1689)
第三十二章公理派、浸礼派
第三十三章亚米纽斯主义、贵格派
第三十四章敬虔主义、莫拉维弟兄会
第三十五章苏西尼主义、神体一位论、现代主义
第三十六章循道派
第三十七章东方教会与罗马教会
第三十八章德国与英国的宗教生活
第三十九章改革宗教会大受逼迫
第四十章教会再度增长, 自公元1500年到现在
第伍部新大陆的教会
第四十一章教会进入新大陆
第四十二章教会经历大觉醒
第四十三章新兴国家的教会
第四十四章十九世纪初期的教会
第四十五章教会处于混乱时期
第四十六章教会面临新问题
第四十七章加拿大教会
第四十八章教会努力保守信仰
第四十九章教会联盟与联合
第五十章回顾与前瞻
三乐集 读写中国基督教史 梁家麟
作者:梁家麟
ISBN13:9789577272812
出版社:财团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关怀机
作者:梁家麟
装订/页数:平装/248页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梁家麟院长的文章,以四部分析中国基督教史,包括︰华人基要主义基督徒的灵意解经、奋兴布道家对华人教会的塑造、王尔敏师的生平与学术及少数派与少数主义心态︰一个福音派的社会与文化宣言。特别向有志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研讨的人士推介。
作者简介
梁家麟
香港建道神学院刘福群教席教授、院长。宣道会友爱堂义务牧师。
专攻中国基督教史、华人教会属灵传统等有关研究,着有专刊与论文集二十余种,包括《广东基督教教育(1807~1953)》(1993)、《五十年代三自运动的研究》 (与邢福增合着,1996)、《吴耀宗三论》(1996)、《徘徊于耶儒之间》(1997)、《中国祭祖问题》(与邢福增合着,1997)、《华人宣道会百年史》(199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1998)、《建道神学院百年史》(1999)、《华人传道与奋兴布道家》(1999)、《福音与面包─ ─基督教在五十年代的调景岭》(2000)、《我与谁亲嘴──华人雅歌灵解研究》(2001)、《他们是为了信仰——北京基督徒学生会与中华基督徒布道会》(2001)、《菁莪乐育我真光——真光创校一百三十年校史》(2002)、《少数派与少数主义--中港教会评论集(二)》(2002)、《倪柝声的荣辱升黜》(2003)、《超前与堕后──本土释经与神学研究》(2003)、《倪柝声早年的生平与思想》(2005) 等。另学术论文数十篇。
学术研究以外,也关怀信仰与生活的整合,努力在信徒的日常生活里发掘神圣意义;在教会里喜爱讲道、教主日学与探访工作。另撰有普及神学书述、讲章集与研经作品二十余种。近着包括《信订一生》(2003)、《追求成长》(2004)、《人间信仰──从约拿书看信徒如何在现实中活出信仰》(2005)、《我们的上帝》(2005) 、《我们的基督》(2005)。
与任中学教师的妻子,育有一子一女。
目录
自序
【一】 华人基要主义基督徒的灵意解经
【二】 奋兴布道家对华人教会的塑造
【三】 王尔敏师的生平与学术
【四】 少数派与少数主义心态:一个福音派的社会与文化宣言
中华本色:近代中国教会史论-李金强、汤绍源、梁家麟主编-香港:建道,2007
出版:建道神学院
出版资料: 日期:2007 年4 月初版
页数:456 页
价钱:HK$120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非基运动」在中国兴起,华人教牧与信徒身处教难,遂群起护教,于是高唱教会「本色化」,谋求西来的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相互调摄融和;中国教会在「本色化」的推动下,日见成长。然而,在英语、电子资讯及国际贸易席卷世界之际,华人教会亦大受影响,「本色化」渐见褪色,神学方面尤其明显。有鉴于此,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和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召开了「近代中国基督教本色化的历史回顾」研讨会,探讨「本色化」这个教会史上的重要课题。本书收录了该研讨会会议论文十八篇,从「通论」、「人物」、「教会」、「团体」、「教理」五个层面去为中国教会的「本色化」作出回顾与前瞻。
作者简介
梁家麟
荣誉院长
目录
第一部通论
第二部人物
第三部教会
第四部团体
第五部教理
基督教二千年史 - 陶理(海天书楼)
作者:陶理博士主编
译者:李伯明、林牧野
出版:海天书楼
初版:1997-11-1
页数:688
尺寸:162*222毫米
国际书号:9789623991339
内容简介
中外学者七十余人联合撰述
梁家麟博士‧余也鲁教授校阅
全彩色印刷,插图460幅,重磅粉纸,附中英对照人地名索引
许多人对基督教的认识仅止于教科书中所得,极其不全。本书是百年来第一部用中文出版帮助大家“寻根”的书。忠于历史,下笔公正,不隐暪丑陋,放胆记述人物与故事,且广及其他有关宗教。有深入分析,又有趣味,一般人也能读懂。
本书着重讲基督教会的成长与所具的生命力,不同于只讲建制或信仰哲学的著作。是一部以人物为经,史事为纬,编织而成书的普及知识之作。集七十余位学有专长的作者,来自五大洲,各抒所长,但又连贯一气。有史家的客观,又有基督徒的热忱,将学术研究中发现的基督教信仰的丰富、深邃传统,向读者介绍,娓娓道来,趣味洋溢。书后附有索引,并增添中国教会篇章。名家翻译,译笔不着翻译痕迹。
作者简介
陶理博士主编
本书着重讲基督教会的成长与所具的生命力,不同于只讲建制或信仰哲学的著作。是一部以人物为经,史事为纬,编织而成书的普及知识之作。集七十余位学有专长的作者,来自五大洲,各抒所长,但又连贯一气。有史家的客观,又有基督徒的热忱,将学术研究中发现的基督教信仰的丰富、深邃传统,向读者介绍,娓娓道来,趣味洋溢。书后附有索引,并增添中国教会篇章。名家翻译,译笔不着翻译痕迹。
目录
第一部上帝与历史
上帝、时间与历史
第二部初期教会的兴起:公元1-325
基督教会的发展: 从耶路撒冷到罗马
基督信仰受到挑战
第三部接受与征服:公元325-600
康士坦丁与基督教帝国
大公会议与信经
罗马帝国的覆亡
基督敦苦修主义与修道院士
第四部基督教社会:公元60-1500
西方危机四伏
东方教会
如花似锦:西方教会
不安的时代
第五部改革的时代:公元1500-1650
革新的种子
宗教改革
天主教的改革运动
第六部理性、复兴与革命:公元1650-1789
大觉醒运动
基督教传向全世界
理性与无理性
第七部城市与帝国:公元1789-1914
欧洲反抗
第一个工业国家
世界走向成年
基地与前哨
第八部现在与未来
思想激荡的时代
焦虑的时代
解放的时代
现在与未来
教会历史要点指南
Church History: an Essential Guide
出版社:圣经资源中心
作者:冈萨雷( Justo L. Gonzalez )
译者:胡宏志
产品编号:9789867077592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不到一百页的篇幅中,清晰地勾勒出教会历史的全貌。除序言与综览之外,依照时间顺序将教会历史分为九章。各章简洁扼要地说明当时基督教教会的面貌、特色、与发展、重要的人物与事件。让读者不用翻阅大部头的资料,就能在短时间内就完整地掌握教会历史的全貌。如果这样不能满足你求知的欲望,作者也在各章结束之后列出进深阅读的书目,让你可以按图索骥,更进一步建构自己对教会历史的了解。
作者简介
冈萨雷(Justo Gonzalez)原籍古巴,是位备受尊崇的神学家。在古巴读完神学院之后,至美国耶鲁大学研读神学,并获得历史神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笔流畅、著作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以及A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t。冈萨雷博士现任亚特兰大跨宗派神学中心(Intedenominational Theolgical Center)教师。
目录
【推荐序】探险之旅的袖珍地图/蔡丽贞
【译者序1苦乐交织的翻译历程/胡宏志
编者导言
导论
综观
第1章初代教会
第2章基督教王国
第3章中世纪初期
第4章中世纪的高峰
第5章中世纪后期
第6章征服及宗教改革
第7章十七及十八世纪
第8章十九世纪
第9章二十世纪及现代的结束
洪流中的坚信:福音派历史神学探源
The Evangelical Heritage: A Study in Historical Theology
出版社:天道书楼
作者:兰姆( Bernard Ramm )
译者:邵樟平
产品编号:9622082432
内容简介
作者尝试透过启蒙运动、自由神学和新正统神学等神学危机的出现,追溯福音派的历史。他希望读者透过实际、积极而开放的态度回应神学上种种冲击与挑战。
作者简介
兰姆(Bernard Ramm)是美国加州浸信会神学院系统神学教授。身为福音派知名学者之一,他著作甚丰,除本书外,他的《基督教释经学》(Protestant Biblical Interpretations)是本世纪最佳释经学权威,更是多间学院的必读书卷。
目录
1. 福音派神学源于西方的基督教
2. 福音派神学属于宗教改革的神学
3. 更正教的分裂
4. 福音派从经院式正统派所承继的遗产5.
启蒙运动对正统更正教的致命伤害
6. 自由主义与福音派神学的冲突
7. 福音派对新正统派的评价
8. 正确认识福音派神学
9. 福音派神学的前景
历史神学 - 麦格夫-香港:天道2002
Historical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出版社:天道书楼
作者:麦格夫( Alister E. Mcgrath )
译者:赵崇明
产品编号:9622085520
内容简介
作者是当今英语学坛的健笔,既有神学研究的深度,有福音派信仰的持守,也有历史研究的宽广胸襟。本书概述基督教神学发展的源流,梳理出主流及支流的演变;对重要的思想,又有专题个案研究,使人不会以偏盖全,为教会建立了历史的信仰传承。
作者简介
麦格夫(Alister E. McGrath),聪明又调皮的天才型学者,自求学时期即展现优秀的实力。虽然成长于基督教家庭,早期却自认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为心中充满许多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后来在大学时期确定要跟随上帝,也立志成为有思想的基督徒。他除了在学术殿堂进行科学研究,后来也迈入神学研究的领域,在两者之间建立学术专业和信仰智慧并行的对话,向众人介绍他所认识的伟大上帝。
曾经接受按立牧职,后来回到大学讲堂教导、牧养莘莘学子的他,也致力于演讲及写作,委身于全面装备门徒。麦葛褔已出版中文著作包含《全民神学家巴刻-从认识神到事奉神》、《认识三一神》、《基督教神学手册》、《基督教神学原典菁华》、《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擘》、《再思因信称义》(校园)、《为何祢让我这样痛苦地活下去?》(天道)、《宗教改革运动思潮》(基道)等。
目录
何谓「神学」?
神学架构
圣经研究
系统神学
哲学神学
教牧神学
教会历史
历史神学的目的和地位
历史神学的发展
历史神学作为一种教学法的工具
历史神学作为一种批判的工具
一:教父时期(约100 - 451 年)
简论
厘清名词
重要神学家
殉道者游斯丁
爱任纽
俄利根
特土良
亚他拿修
奥古斯丁
重要神学发展
新约正典的范围
传统的角色
大公信经的确立
耶稣基督的二性
三一论
教会论
恩典论
重要人名,词语
思考问题
个案研读
1.1 圣经与传统
1.2 亚流派的争论:基督的神性
1.3 亚历山太基督论学派:亚波里拿留的争论
1.4 安提阿基督论学派:涅斯多流的争论
1.5 三一论
1.6 多纳徒派的争论
1.7 伯拉纠的争论
1.8 信仰与哲学
二: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约500 - 1500 年)
中世纪的诞生
修道主义的起源
凯尔特基督教的兴起
厘清名词
中世纪
文艺复兴
经院哲学
人文主义
重要神学家
坎特伯利的安瑟伦
多瑪斯亚奎那
敦司苏格徒
俄坎的威廉
伊拉斯姆
重要的神学发展
对教父传统的巩固
在神学中理性的功用
神学系统的发展
圣礼神学的发展
恩典神学的发展
玛利亚在救赎计划中的角色
直接回归基督教神学的源头
对武加大译本的批判
拜占庭神学
重要人名,词语
思考问题
个案研读
2.1 上帝存在的论证
2.2 赎罪理论
2.3 圣礼的讨论
2.4 圣经的诠释
2.5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圣经
2.6 中世纪后期经院神学的议题
三:宗教改革和后宗教政革时期(约1500 - 1750 年)
厘清名词
信义宗改革运动
加尔文派改教运动
激进改教运动(重洗派)
罗马天主教的改教运动
重要神学家
马丁路德
约翰加尔文
慈运里
重要的神学发展
神学来源
恩典论
圣礼观
教会论
后宗教改革运动
更正教正统主义
罗马天主教
清教徒主义
敬虔主义
重要人名,词语
思考问题
个案研读
3.1 宗教改革时期的圣经与传统观
3.2 因信称义:马丁路德和天特会议
3.3 真实临在的本质:路德,慈运理和天特会议
3.4 教会论:更正教内部的趋势
3.5 神学与天文学:哥白尼和伽利略论争
四:现代时期(约1750 年至现在)
欧洲人开始对宗教冷淡
北美基督教:大觉醒运动与美国大革命
欧洲的分水岭: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概览
启蒙运动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具体议题
神迹的可能性
启示观
原罪
苦罪悬谜
圣经的地位及诠释
耶稣基督的身分及重要性
启蒙运动之后西方的神学发展
浪漫主义
马克斯主义
自由派更正教
现代主义
新正统派
罗马天主教
东正教
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
黑人神学
后自由主义
福音主义
五旬宗及灵恩运动
发展中国家的基督教
拉丁美洲:解放神学
东南亚
非洲
南太平洋
印度
重要人名,词语
思考问题
个案研读
4.1 历史耶稣的寻索
4.2 救恩的基础和本质
4.3 复活
4.4 二十世纪的三一论
4.5 二十世纪的教会论
4.6 进程神学中上帝的属性
4.7 女性主义者对传统基督教神学的批判
4.8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
4.9 现代时期的神学方法
下一步?
神学词汇表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教运动前后 - 林荣洪-译林
出版日期:2013 年
出版商:译林出版社
语言:中文
作者:林荣洪
分类:神学思想
教会历史文化 - 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十六世纪改教运动前后的神学动态。改教运动的神学一方面接续中世纪的经院主义,舍短取长;另一方面改弦易辙,更新变化。本书集中讨论路德派、改革派、激进派和安立甘在神学上的特色和发展,而天主教的复苏对其神学思想的变迁也产生了影响。无论是复原教或天主教,都对整体基督教神学传统的建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后世意义饶大。本书是一部神学综览,将改教运动前后的主要神学派别作导论式的介绍,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多元化时代
作者简介
林荣洪,原籍广东东莞。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美国芝加哥三一神学院、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历史神学。
曾任于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讲师,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天道神学院教授,并于当地牧养教会。
著作包括《风潮中奋起的中国教会》、《王明道与中国教会》、《属灵神学:倪柝声思想的研究》、《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中华神学五十年1900-1949》 、《近代华人神学文献》、《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一):初期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革运动前后》、Chinese Theology in Construction 及多册释经讲道集等。
目录
献词
戴德生华人事工中心丛书简介
自序
目录
简写表
导论
中世纪后期神学思潮
第一章圣经与传统的关系
单一源头
双重源头
第二章恩典、善行与称善
教父的遗传
中世纪的学派
「现代路线」的健将
奥古斯丁主义的复苏
第三章重寻真正的教会
政教之争
使徒教会的模式
分裂与大公会议运动
异端革命的挑战
一、威克里夫
二、胡司
康士坦斯之后
第四章灵修神学的发展
日耳曼灵修传统
一、代表人物
二、《日耳曼神学》
另类灵修经验
一、英格兰的灵修传统
二、「现代灵修运动」
第五章受恩之途
圣餐后的商榷
一、基督的临在
二、基督的献祭
圣母学的演变
路德宗神学的本质与发展
第六章路德的神学革命
重拾上帝的义
信与称义
十架神学
圣经观
教会与职事
圣礼神学
两个国度
第七章墨兰顿神学的特色
基本神学课题
思想的变迁
圣餐的意义
改革宗神学的本质与发展
第八章第一代改教家
慈运理
一、神学的基础
二、上帝的主权
三、罪与救恩
四、圣礼风波
1. 洗礼
2. 圣餐
五、教会与国家
布塞珥
一、圣餐论之争
二、双重称义
三、改革教会与社群
埃科兰巴狄
第九章第二代改教家
加尔文
一、启示与认识上帝
二、救赎人类的基督
1. 世人的处境
2. 基督与救恩
三、如何领受神恩
1. 重生与称义
2. 预定论
四、外在的受恩途径
1. 教会论
2. 圣礼观
3. 政教关系
布灵尔
一、圣约神学
二、预定论
威尔米革立
一、圣餐观
二、预定论
另类改教运动
第十章激进改教运动的神学
圣经与神的话
救恩问题
真正的教会
一、教会的特征
二、教会的纪律
教会的礼仪
一、洗礼
二、圣餐
两个国度
基督的身分
第十一章英国改教神学的精神
安立甘与罗马教会
一、帝皇至上
二、神学基础
三、因信称义
四、教会观
五、圣餐神学
安立甘与清教徒
一、圣经与理性
二、教会体制
三、圣礼的意义
四、预定与人生
天主教神学的复苏
第十二章神学发展至天特会议
圣经与传统
恩典与称义
圣礼的意义
维护教宗权
第十三章天特会议后的神学风波
拜犹主义
摩利那主义
杨森主义
寂静主义
路德宗神学的传统
第十四章神学论战面面观
反律法之争
阿西安得之争
无关宏旨的事之争
马约尔事件之争
神人合作说之争
圣餐神学之争
预定论之争
第十五章路德宗正统主义
神学特色
神学绪论
一、圣经教义
二、理性与神学
神学问题
一、混合主义
二、苏西尼主义
三、新宇宙观的挑战
改革宗神学的传统
第十六章不同地区的改革派神学
德国
一、邬新努与海德堡要理问答
二、俄勒维安奴与圣约
三、桑奇
1. 神学方法
2. 预定神学
荷兰
一、亚米纽斯主义
二、多特会议
三、佛依狄与科克由
法国
一、加利亚信条
二、索睦耳神学
瑞士
一、信条时代
二、伯撒的影响
1. 神学特色
2. 改革宗传统
三、瑞士合一信条
四、杜热田的经院神学
1. 神学的本质
2. 圣经教义
3. 预定与圣约
苏格兰
一、苏格兰信条
二、诺克斯之役
英格兰
一、卡罗林神学的特色
二、亚米纽斯主义的风云
三、韦斯敏特信条
1. 圣经教义
2. 上帝与永恒定旨
3. 圣约神学
4. 基督徒人生
四、其他教派冒起
第十七章改革宗正统主义
启蒙时代前夕
改教运动及其相关文献
文献版本与译本
有关改教运动时期书目
汉英名词对照表
索引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教运动前后
林荣洪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 - 林荣洪-译林
出版日期:2013 年
出版商:译林出版社
语言:中文
作者:林荣洪
分类:神学思想
教会历史文化 - 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神学综览,主要探讨西方教会神学在七世纪至十四世纪中叶的变迁。
罗马帝国于五世纪衰亡之后,东西方教会分道扬镳,它们除了在语言、文化传统、风俗礼节上都有所不同外,在神哲学上的发展也各具特色。本书是一部神学综览,主要探讨西方教会神学在七世纪至十四世纪中叶的变迁。中古神学家接续初期教父的传统,依据他们对圣经的诠释,一方面为神学重新定位,另一方面向世人宣告信仰对时代的信息,也为十六世纪的改教运动播下种子。一般研究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学者大多关注哲学的问题,较少讨论神学的题目,在教会教义的演变方面也甚少着墨;作者尝试填补有关缺漏,按着不同时期教会领袖所面对的挑战,研究他们在神学上的反省及回应,将中世纪每段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主要神学课题作导论式的介绍,让读者充分掌握中世纪神学的脉络。
作者简介
林荣洪,原籍广东东莞。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美国芝加哥三一神学院、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历史神学。
曾任于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讲师,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天道神学院教授,并于当地牧养教会。
著作包括《风潮中奋起的中国教会》、《王明道与中国教会》、《属灵神学:倪柝声思想的研究》、《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中华神学五十年1900-1949》 、《近代华人神学文献》、《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一):初期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革运动前后》、Chinese Theology in Construction 及多册释经讲道集等。
目录
早期神学面貌(600 - 750)
第一章传统与方法
教父遗产
释经工作
第二章基本神学课题
上帝观
罪与恩典
受恩之途
教会论
卡罗林朝代神学风云(750 - 900)
第三章朝代特色
第四章基督嗣子论
艾利旁朵
比图
腓力斯
第五章预定论
哥特沙勒克
毛如斯与兴克马尔
加入论战
论战之末
第六章圣餐礼
争辩前奏
拉得伯徒
拉特兰努
其他参与者
第七章「和子」问题
神学背景
各地情况
冲突的经过
论战后期
第八章马利亚神学
初期发展
过渡时期
第九章艾利根纳
东方哲学的影响
辩证宇宙观
经院神学初兴(1000 - 1200)
第十章文艺复兴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辩识与神学(一) :不同立场
伯仁加尔与圣餐礼风波
一. 初期的对话
二. 本质的改变
三. 圣礼的意义
达米亚尼与反辩护
第十二章辩证与神学(二) :安瑟伦
理性与启示
上帝的存在
论三位一体
上帝何故成人
第十三章辩证与神学(三) :亚伯拉德
辩证法的功用
伦理神学
救赎之道
第十四章神学新体裁:伦巴都语录
三位一体
道成肉身
罪与救恩
第十五章神秘神学的发展
修院神学简介
西斯特仙会
一. 伯纳德
1. 神秘经验
2. 捍卫正统
二. 圣提尔里的
威廉圣威克多学派
一. 笏哥
二. 李察
1. 冥想神学
2. 三一神学
第十六章圣母学的黄金时期
第十七章异端,正统与护教
民众化异端
一. 瓦勒度派
二. 迦他利派
其他宗教信仰
一. 伊斯兰教
二. 犹太主义
1. 犹太人的遭遇
2. 反犹太言论的形式
3. 反犹太主义的课题
一位护教健将:里尔的亚尔兰
经院神学全盛(1200 - 1300)
第十八章神学发展的背景
外来思想的传入
一. 阿拉伯哲学
二. 犹太教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译著
大学的缘起
托钵僧运动
第十九章法兰西斯会神学
哈勒的亚历山大
波拿文土拉
一. 上帝与创造
二. 回归上帝
三. 基督为中心
第二十章多米尼克会神学
大阿尔伯特
阿奎那
一. 哲学与神学
二. 认识上帝
三. 三位一体
四. 耶稣基督
五. 罪与恩典
六. 教会与圣礼
第二十一章激进亚里士多德主义
西格尔与波伊丢
斯罗马教会的反击
大谴责的余波
第二十二章圣礼神学的商榷
圣礼的意义
圣礼的特征
圣礼的数目
圣礼生效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圣母学的一项议题
经院神学改向(1300 - 1350)
第二十四章世纪早期神学:苏格徒
理性的局限
上帝观
基督与救赎
意志与道德
圣礼神学
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十五章俄康与现代路线
现代路线
上帝的问题
两种权能
救恩与人的意志
教会与圣礼
道德抉择
第二十六章神秘主义的
思维艾哈特
一. 上帝与创造
二. 人神契合
三. 神学检讨
陶勒尔
苏所锐
斯布若克
后期发展
第二十七章神学演变的趋势
中世纪教会文献
文献版本及译本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
林荣洪 着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一):初期教会 - 林荣洪-译林
出版日期:2013 年
出版商:译林出版社
语言:中文
作者:林荣洪
分类:神学思想
教会历史文化 - 历史
内容简介
初期教会神学(亦称教父神学,约主后100-600)的探讨,是神学发展史的必修课程,无论是基督教、天主教或东正教,均以教父神学作为重要的教义论据。虽煞教父的神学有时代性的限制,他们的思想世界和所关注的问题,与今人有所不同,但他们为基督教神学建立了一个雏形的规模,其中最主要的课题为后世神学的研究提供了指标,这是每一个想深入了解基督教信仰的人所必须知道的。今天神学界高谈本色神学或处境神学之际,教父神学无疑给予我们不少宝贵的参考个案;不但如此,教父神学提供的历史透视,是任何一项慎重的神学探讨工作所不能忽略的。作者在本书中把教会历史的文献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同时参考近代西方著名学者的作品,将初期教会的神学发展经过,以导论的形式,向读者介绍。
作者简介
林荣洪,原籍广东东莞。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美国芝加哥三一神学院、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历史神学。
曾任于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讲师,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天道神学院教授,并于当地牧养教会。
著作包括《风潮中奋起的中国教会》、《王明道与中国教会》、《属灵神学:倪柝声思想的研究》、《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中华神学五十年1900-1949》 、《近代华人神学文献》、《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一):初期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革运动前后》、Chinese Theology in Construction 及多册释经讲道集等。
目录
周序
自序
绪论
第一章神学发展的意义
神学处境
第二章初期神学的缘起及其背景
犹太主义
希罗文化
拉丁基督教
第三章初期神学的挑战:异端
诺斯底主义
马吉安主义
孟他努主义
大公教会的回应
第四章初期神学的基础:传统与圣经
最早的传统
爱任纽的影响
信仰准则
信经的制定
新约的正典
附论:新约正典成立经过
神学问题
第五章三位一体的上帝观
1― 2世纪:孕育期
3世纪:发展期
4世纪:争论期
圣灵的地位
奥古斯丁的贡献
第六章神人二性的基督
最早期的基督论
2世纪:护教士与爱任纽
3世纪:特土良、俄利根
4世纪的两学派
5世纪的争论迦克敦会议及其影响
第七章人性、罪与恩典
人性的问题
3世纪的思潮
4―5世纪的争论
争论的余波
第八章救赎的意义
道德典
范克胜死仇
圣化不朽
代赎牺牲
结论
第九章教会论的发轫与发展
合一的实际
领导的传
承圣洁的群体
多纳徒派的挑战
奥古斯丁的贡献
罗马教廷的得势
东方的教会论
第十章圣礼的教义
洗礼
圣餐
结论
第十一章末世的盼望
共同的课题
神学的初探
信念的维系
后期的动态
晚期发展
第十二章迈向神学巩固阶段
教义的标准
东西方的趋势
初期教会文献
文献版本
有关初期神学书目
汉英名词对照表
索引
基督教神学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教运动前后 - 林荣洪-宣道
作者:林荣洪
出版:宣道出版社
初版:1990/01
页数:408
尺寸:15x21厘米
系列:戴德生华人事工中心丛书
国际书号:9789888250295
分类:神学思想
教会历史文化 - 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十六世纪改教运动前后的神学动态。改教运动的神学一方面接续中世纪的经院主义,舍短取长;另一方面改弦易辙,更新变化。本书集中讨论路德派、改革派、激进派和安立甘在神学上的特色和发展,而天主教的复苏对其神学思想的变迁也产生了影响。无论是复原教或天主教,都对整体基督教神学传统的建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后世意义饶大。本书是一部神学综览,将改教运动前后的主要神学派别作导论式的介绍,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多元化时代
作者简介
林荣洪,原籍广东东莞。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美国芝加哥三一神学院、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历史神学。
曾任于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讲师,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天道神学院教授,并于当地牧养教会。
著作包括《风潮中奋起的中国教会》、《王明道与中国教会》、《属灵神学:倪柝声思想的研究》、《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中华神学五十年1900-1949》 、《近代华人神学文献》、《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一):初期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革运动前后》、Chinese Theology in Construction 及多册释经讲道集等。
目录
献词
戴德生华人事工中心丛书简介
自序
目录
简写表
导论
中世纪后期神学思潮
第一章圣经与传统的关系
单一源头
双重源头
第二章恩典、善行与称善
教父的遗传
中世纪的学派
「现代路线」的健将
奥古斯丁主义的复苏
第三章重寻真正的教会
政教之争
使徒教会的模式
分裂与大公会议运动
异端革命的挑战
一、威克里夫
二、胡司
康士坦斯之后
第四章灵修神学的发展
日耳曼灵修传统
一、代表人物
二、《日耳曼神学》
另类灵修经验
一、英格兰的灵修传统
二、「现代灵修运动」
第五章受恩之途
圣餐后的商榷
一、基督的临在
二、基督的献祭
圣母学的演变
路德宗神学的本质与发展
第六章路德的神学革命
重拾上帝的义
信与称义
十架神学
圣经观
教会与职事
圣礼神学
两个国度
第七章墨兰顿神学的特色
基本神学课题
思想的变迁
圣餐的意义
改革宗神学的本质与发展
第八章第一代改教家
慈运理
一、神学的基础
二、上帝的主权
三、罪与救恩
四、圣礼风波
1. 洗礼
2. 圣餐
五、教会与国家
布塞珥
一、圣餐论之争
二、双重称义
三、改革教会与社群
埃科兰巴狄
第九章第二代改教家
加尔文
一、启示与认识上帝
二、救赎人类的基督
1. 世人的处境
2. 基督与救恩
三、如何领受神恩
1. 重生与称义
2. 预定论
四、外在的受恩途径
1. 教会论
2. 圣礼观
3. 政教关系
布灵尔
一、圣约神学
二、预定论
威尔米革立
一、圣餐观
二、预定论
另类改教运动
第十章激进改教运动的神学
圣经与神的话
救恩问题
真正的教会
一、教会的特征
二、教会的纪律
教会的礼仪
一、洗礼
二、圣餐
两个国度
基督的身分
第十一章英国改教神学的精神
安立甘与罗马教会
一、帝皇至上
二、神学基础
三、因信称义
四、教会观
五、圣餐神学
安立甘与清教徒
一、圣经与理性
二、教会体制
三、圣礼的意义
四、预定与人生
天主教神学的复苏
第十二章神学发展至天特会议
圣经与传统
恩典与称义
圣礼的意义
维护教宗权
第十三章天特会议后的神学风波
拜犹主义
摩利那主义
杨森主义
寂静主义
路德宗神学的传统
第十四章神学论战面面观
反律法之争
阿西安得之争
无关宏旨的事之争
马约尔事件之争
神人合作说之争
圣餐神学之争
预定论之争
第十五章路德宗正统主义
神学特色
神学绪论
一、圣经教义
二、理性与神学
神学问题
一、混合主义
二、苏西尼主义
三、新宇宙观的挑战
改革宗神学的传统
第十六章不同地区的改革派神学
德国
一、邬新努与海德堡要理问答
二、俄勒维安奴与圣约
三、桑奇
1. 神学方法
2. 预定神学
荷兰
一、亚米纽斯主义
二、多特会议
三、佛依狄与科克由
法国
一、加利亚信条
二、索睦耳神学
瑞士
一、信条时代
二、伯撒的影响
1. 神学特色
2. 改革宗传统
三、瑞士合一信条
四、杜热田的经院神学
1. 神学的本质
2. 圣经教义
3. 预定与圣约
苏格兰
一、苏格兰信条
二、诺克斯之役
英格兰
一、卡罗林神学的特色
二、亚米纽斯主义的风云
三、韦斯敏特信条
1. 圣经教义
2. 上帝与永恒定旨
3. 圣约神学
4. 基督徒人生
四、其他教派冒起
第十七章改革宗正统主义
启蒙时代前夕
改教运动及其相关文献
文献版本与译本
有关改教运动时期书目
汉英名词对照表
索引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教运动前后
林荣洪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 - 林荣洪-宣道
作者:林荣洪
出版:宣道出版社
初版:1990/01
页数:408
尺寸:15x21厘米
系列:戴德生华人事工中心丛书
国际书号:9789888250295
分类:神学思想
教会历史文化 - 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神学综览,主要探讨西方教会神学在七世纪至十四世纪中叶的变迁。
罗马帝国于五世纪衰亡之后,东西方教会分道扬镳,它们除了在语言、文化传统、风俗礼节上都有所不同外,在神哲学上的发展也各具特色。本书是一部神学综览,主要探讨西方教会神学在七世纪至十四世纪中叶的变迁。中古神学家接续初期教父的传统,依据他们对圣经的诠释,一方面为神学重新定位,另一方面向世人宣告信仰对时代的信息,也为十六世纪的改教运动播下种子。一般研究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学者大多关注哲学的问题,较少讨论神学的题目,在教会教义的演变方面也甚少着墨;作者尝试填补有关缺漏,按着不同时期教会领袖所面对的挑战,研究他们在神学上的反省及回应,将中世纪每段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主要神学课题作导论式的介绍,让读者充分掌握中世纪神学的脉络。
作者简介
林荣洪,原籍广东东莞。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美国芝加哥三一神学院、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历史神学。
曾任于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讲师,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天道神学院教授,并于当地牧养教会。
著作包括《风潮中奋起的中国教会》、《王明道与中国教会》、《属灵神学:倪柝声思想的研究》、《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中华神学五十年1900-1949》 、《近代华人神学文献》、《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一):初期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革运动前后》、Chinese Theology in Construction 及多册释经讲道集等。
目录
早期神学面貌(600 - 750)
第一章传统与方法
教父遗产
释经工作
第二章基本神学课题
上帝观
罪与恩典
受恩之途
教会论
卡罗林朝代神学风云(750 - 900)
第三章朝代特色
第四章基督嗣子论
艾利旁朵
比图
腓力斯
第五章预定论
哥特沙勒克
毛如斯与兴克马尔
加入论战
论战之末
第六章圣餐礼
争辩前奏
拉得伯徒
拉特兰努
其他参与者
第七章「和子」问题
神学背景
各地情况
冲突的经过
论战后期
第八章马利亚神学
初期发展
过渡时期
第九章艾利根纳
东方哲学的影响
辩证宇宙观
经院神学初兴(1000 - 1200)
第十章文艺复兴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辩识与神学(一) :不同立场
伯仁加尔与圣餐礼风波
一. 初期的对话
二. 本质的改变
三. 圣礼的意义
达米亚尼与反辩护
第十二章辩证与神学(二) :安瑟伦
理性与启示
上帝的存在
论三位一体
上帝何故成人
第十三章辩证与神学(三) :亚伯拉德
辩证法的功用
伦理神学
救赎之道
第十四章神学新体裁:伦巴都语录
三位一体
道成肉身
罪与救恩
第十五章神秘神学的发展
修院神学简介
西斯特仙会
一. 伯纳德
1. 神秘经验
2. 捍卫正统
二. 圣提尔里的
威廉圣威克多学派
一. 笏哥
二. 李察
1. 冥想神学
2. 三一神学
第十六章圣母学的黄金时期
第十七章异端,正统与护教
民众化异端
一. 瓦勒度派
二. 迦他利派
其他宗教信仰
一. 伊斯兰教
二. 犹太主义
1. 犹太人的遭遇
2. 反犹太言论的形式
3. 反犹太主义的课题
一位护教健将:里尔的亚尔兰
经院神学全盛(1200 - 1300)
第十八章神学发展的背景
外来思想的传入
一. 阿拉伯哲学
二. 犹太教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译著
大学的缘起
托钵僧运动
第十九章法兰西斯会神学
哈勒的亚历山大
波拿文土拉
一. 上帝与创造
二. 回归上帝
三. 基督为中心
第二十章多米尼克会神学
大阿尔伯特
阿奎那
一. 哲学与神学
二. 认识上帝
三. 三位一体
四. 耶稣基督
五. 罪与恩典
六. 教会与圣礼
第二十一章激进亚里士多德主义
西格尔与波伊丢
斯罗马教会的反击
大谴责的余波
第二十二章圣礼神学的商榷
圣礼的意义
圣礼的特征
圣礼的数目
圣礼生效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圣母学的一项议题
经院神学改向(1300 - 1350)
第二十四章世纪早期神学:苏格徒
理性的局限
上帝观
基督与救赎
意志与道德
圣礼神学
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十五章俄康与现代路线
现代路线
上帝的问题
两种权能
救恩与人的意志
教会与圣礼
道德抉择
第二十六章神秘主义的
思维艾哈特
一. 上帝与创造
二. 人神契合
三. 神学检讨
陶勒尔
苏所锐
斯布若克
后期发展
第二十七章神学演变的趋势
中世纪教会文献
文献版本及译本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
林荣洪 着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一):初期教会 - 林荣洪-宣道
作者:林荣洪
出版:宣道出版社
初版:1990/01
页数:408
尺寸:15x21厘米
系列:戴德生华人事工中心丛书
国际书号:9789888250295
分类:神学思想
教会历史文化 - 历史
内容简介
初期教会神学(亦称教父神学,约主后100-600)的探讨,是神学发展史的必修课程,无论是基督教、天主教或东正教,均以教父神学作为重要的教义论据。虽煞教父的神学有时代性的限制,他们的思想世界和所关注的问题,与今人有所不同,但他们为基督教神学建立了一个雏形的规模,其中最主要的课题为后世神学的研究提供了指标,这是每一个想深入了解基督教信仰的人所必须知道的。今天神学界高谈本色神学或处境神学之际,教父神学无疑给予我们不少宝贵的参考个案;不但如此,教父神学提供的历史透视,是任何一项慎重的神学探讨工作所不能忽略的。作者在本书中把教会历史的文献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同时参考近代西方著名学者的作品,将初期教会的神学发展经过,以导论的形式,向读者介绍。
作者简介
林荣洪,原籍广东东莞。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美国芝加哥三一神学院、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历史神学。
曾任于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讲师,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天道神学院教授,并于当地牧养教会。
著作包括《风潮中奋起的中国教会》、《王明道与中国教会》、《属灵神学:倪柝声思想的研究》、《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中华神学五十年1900-1949》 、《近代华人神学文献》、《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一):初期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革运动前后》、Chinese Theology in Construction 及多册释经讲道集等。
目录
周序
自序
绪论
第一章神学发展的意义
神学处境
第二章初期神学的缘起及其背景
犹太主义
希罗文化
拉丁基督教
第三章初期神学的挑战:异端
诺斯底主义
马吉安主义
孟他努主义
大公教会的回应
第四章初期神学的基础:传统与圣经
最早的传统
爱任纽的影响
信仰准则
信经的制定
新约的正典
附论:新约正典成立经过
神学问题
第五章三位一体的上帝观
1― 2世纪:孕育期
3世纪:发展期
4世纪:争论期
圣灵的地位
奥古斯丁的贡献
第六章神人二性的基督
最早期的基督论
2世纪:护教士与爱任纽
3世纪:特土良、俄利根
4世纪的两学派
5世纪的争论迦克敦会议及其影响
第七章人性、罪与恩典
人性的问题
3世纪的思潮
4―5世纪的争论
争论的余波
第八章救赎的意义
道德典
范克胜死仇
圣化不朽
代赎牺牲
结论
第九章教会论的发轫与发展
合一的实际
领导的传
承圣洁的群体
多纳徒派的挑战
奥古斯丁的贡献
罗马教廷的得势
东方的教会论
第十章圣礼的教义
洗礼
圣餐
结论
第十一章末世的盼望
共同的课题
神学的初探
信念的维系
后期的动态
晚期发展
第十二章迈向神学巩固阶段
教义的标准
东西方的趋势
初期教会文献
文献版本
有关初期神学书目
汉英名词对照表
索引
基督教神学
唯独基督
Christ Alone
出版社:归正
作者:吕沛渊
ISBN:9789868812642
出版日期:2014-11-15
尺寸:148*210 mm
页数:148页
重量:200克
内容简介
作者是当今知名的基督教历史与神学博士,对基督教二千年来的历史发展,其研究可谓鞭辟入里,宏观与微观兼备;对于教会历史中神学的偏颇、错谬,更能给予抽丝剥茧,探其因由,拨乱反正。本着圣经真理的「善道正路」,他对教会的呼吁始终如一:悔改归正,重拾宗教改革的真义,寻访古道、行在其间。
本书共分四章:
一、只夸基督十架:认识宗教改革信仰
二、主爱长阔高深:主基督赎罪范围
三、教会被掳于亚米念:现代与后现代的教会乱象
四、恢复真正的福音:重访古道悔改归正
作者简介
吕沛渊牧师,蒙召事主三十余年,应邀于北美、东南亚、欧洲、纽澳、中车美等地,主领退修会、布道及特别讲座;开授神学课程,使众多弟兄姊妹符着造就'并经常写作发表信仰与生活等文章,来传扬福音与坚固信徒,以培育国度人才,使神国福音广传,荣耀归主名。
吕牧师,曾在多所神学院教授「系统神学」与「教会历史」,现任美国加州「圣经归正教会」牧师,并兼任「教革宗神学院」代院长。着有《基督教会史》、《基要神学》(三册)、《无误圣经》(与林慈信牧师等合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只夸基督十架
一、前言
二、恢复「纯正福音」
三、追溯「教会历史」
四、荷兰的亚米念派
五、关于「五要点」的五大基本认识
六、「宗教改革信仰」中心:「十字存」
七、省察我们的灵命生活与事奉
八、结论:「只夸基督十架」
第二章主爱长阔高深
一、前言
二、圣经对「赎罪」的定义
三、用词的误导
四、中心关键
五、问题的真相
六、所谓「主基督为全人类每一位付出赎价」的说法,是不合圣经赎罪真理
七、圣经清洁教导「主基督是为选民付出赎罪」
八、所谓的支持「普遍救赎,不确定赎罪」的经文
九、「普遍赎罪论」带来的五大矛盾
十、「普遍赎罪论」的偏差溯源
十一、认识神的爱:感恩与喜乐
十二、结论:「衪是爱我,为我舍己」
第三章教会被掳于亚米念
一、前言
二、德国路德的发展
三、「多特大会」之后
四、卫斯理宗亚米念主义
五、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发展
六、亚米悠主义的偏离真道
七、结论
第四章恢复真正的福音
一、前言
二、今日流行的福音
三、「宗教改革」的福音
四、「宗教改革的福音」与「今日流行的福音」的对照
五、福音的呼召
六、从历史学教训
七、今日流行的呼召决志
八、回归圣经的福音
九、归回古道
宗教改革掠影:改革家思想综述与信仰告白 - 罗伯特·高德福瑞
作 者 : 罗伯特·高德福瑞(W. Robert Godfrey)
译 者 : 何德泽
出版社 : 采购媒体
宗教: B11620674661
电子书格式: 流式ePub
语言文字: 简体中文
字数:90 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几位宗教改革领军人物的思想,同时也探讨了与改教相关的信条。这些信条概括了那个时代的智慧和当时人们对圣经的认识,它们必将继续成为我们今天的帮助和指引,帮助和拯救我们脱离活在当下的狭隘眼界。
作者简介
罗伯特·高德福瑞(Dr. W. Robert Godfrey)斯坦福大学博士,加州威斯敏斯特神学院院长和教授,历史学家;对于发生在西方16世纪的思想运动有深入研究;作者曾在美国几所知名院校任教授,其作品以史料详实,论述精到而著称。
目录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路德和宗教改革
第1章 路德论律法与福音
第2章 路德论家庭
第3章 被人遗忘的97条
第4章 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第5章 福音的大能
第6章 被人遗忘的改教家
第7章 五百周年的墨兰顿
第二部分 加尔文和宗教改革
第8章 爱教会的加尔文
第9章 加尔文论教会的合一
第10章 回应天特会议
第11章 回应博尔塞克
第12章 加尔文这位辅导老师
第13章 法国的改革
第14章 一位国际化的改教家
第三部分 信条和宗教改革
第15章 从海德堡而来的要理问答
第16章 从多特而来的信经
第17章 信条和当今的教会
荆棘中的百合花:大陆教会血泪交织的见证 - 丹云
系列名:华神/教会历史
ISBN13:9789575560645
出版社:橄榄文化
作者:丹云
装订/页数:平装/312页
规格:21cm*14.8cm (高/宽)
出版日:1990/07/01
内容简介
何以他们能不顾一切的危险和惨绝人寰的迫害,甚至不惜付上生命的代价来为主作见证?
这一篇篇血泪交织的生命见证,足够唤醒您我发沉的心灵,起而为中国教会迫切祷告,也为自己能有分于这末后世代的福音大使命向神切求!
作者简介
致读者的几句话
亲爱的读者:
当你居住在民主、自由的国家里,享受真正的信仰自由的时候;当你坐在舒适的礼拜堂里敬拜神的时候;当你在自己温暖的家庭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中国大陆上的基督徒,今日仍遭受着非人道的待遇吗?
数十年来,中国无神论派的政府一直在敌视、迫害神的儿女们。他们捏造了各样的罪名,把神的儿女抓去严刑逼供,肆意判刑,甚至杀害,手段之毒辣无以复加,凌虐之疯狂骇人听闻。
这些弟兄姐妹有一颗燃烧的爱主之心,他们不但忍受着那些惨绝人寰的逼迫,而且能在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里为主发出奇光异彩。
他们不顾一切的危险和痛苦,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甚至不以自身性命为念,极力去抢救人的灵魂。主的灵帮助他们,神迹奇事随着他们。一颗颗污秽的心被主的宝血洁净,挽回过来;一个个罪大恶极的罪犯悔改重生,几千人的监狱被福音的烈火所燃烧,进而成为敬拜神的地方,傅扬十字架的处所。
这些事真是教会历史上的奇闻,十字架道路上的光辉,福音战场上的凯歌,哈利路亚。
这些人是谁?是天上来的使者吗?不是!是大使徒吗?不是!是大先知吗?不是!他们只是一尊目不识丁的小民、普通平凡的家庭妇女,和纯朴无华的农村少女。
在这群人中,有些已经蒙主恩召,息了地上劳苦;有些今日仍奔跑在广大的禾场上,艰苦卓绝地为主工作;有些被判无期徒刑,虽在铁窗中,犹仍竭尽全力地从事救人的工作――他们没有出狱的指望,只一心在监狱中等候主来时能被提。
这些人是谁?他们是荆棘中的百合花,是利巴嫩的香柏树;他们是这世界不配有的子民,是天上的人;他们是耶稣基督的精兵,是神忠心的儿女。
本书里所记载的,仅仅是发生在中国大陆上千千万万逼迫事件中的几个例子而已。盼望遂过这些可歌可泣的见证,能使读者更加认识今天撒但黑暗势力的猖狂,及其在文明幌子下的真面目,从而赶快儆醒,知道教会的道路历来就是十字架的道路,正如先知书上所说的:「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赛卅20、21)
盼望凡看过这书的读者们能切切为中国的教会祷告,也为这些忠心受苦的人代求。谨将此书奉献在父神手中,恳求祂祝福膏抹,使众人得到裨益。
阿们!
丹云
完稿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目录
致读者的几句话
第一章天上的人1
第二章狱中的乐母75
第三章荆棘中的百合花133
第四章天路上的母子三人217
第五章世界不配有的人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