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灵粮加油站

mark

Administrators
  • Posts

    577
  • Joined

  • Last visited

  • Days Won

    13

Files posted by mark

  1. 认识旧约伦理学/Living as the People of God 作者: 莱特 (Christopher JH Wright)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书系: 神学基础丛书   内容简介   圣经里神学与伦理学是并存而不可分的。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对旧约圣经中,带有道德启示的经文,有适当的解释及应用,并使我们从中建立一个连贯一致的圣经伦理观。
    本书首先提出了隐藏在旧约道德教训背后的信仰架构,然后一一探讨一些特定的道德问题。全书条例分明、结构严谨、内容深入浅出;书末并附有「参考书目」,以供读者继续研讨。   作者介绍   莱特(Christopher JH Wright)为剑桥博士,主授旧约,且是英国万国宣教学院校长。他的著作除了本书外,还有:God's People in God's Land:Family, Land and Property in the Old Testament,Eerdmans Knowing Jesus Through the Old Testament, IVP, UK Walking in the Ways of the God, The Ethical Authority of the Old Testament,IVP, UK   目录   详细资料   原书号:A362
    ISBN:9789575874667
    出版日期:19951004
    页数:216
    尺寸:14.8 x 21cm
    重量:260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生活教导/伦理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2 0
  2. 认识旧约神学主题/Themes in Old Testament Theology 作者: 威廉.瑞力斯 (Willliam Dyrness)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书系: 神学基础丛书   内容简介   自旧约时代起,透过真实的日常生活、人际网络及社会情境,神便具体地对当时代的人彰显自己;同样地,今天神仍借着旧约说话。简言之:若不了解旧约,就无法整全地认识这位圣洁公义、满有怜悯慈爱、主动向人启示自己的宇宙主宰。
    本书作者用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的笔法,以整全福音观为主轴,依圣经的时代发展,将旧约中神与人的交往内涵与意义规划成一系列的主题,帮助读者能简易迅速地掌握旧约之内容及讯息,使人对神有更深、更亲密的体认,是领您进入旧约世界的绝佳入门。   作者介绍   威廉.端力斯(William Dyrness)

    研究约神学之泰斗,治学详实、见解精辟。   目录   第一章:神的自我启示
    自我启示:旧约启示的基础
    神自我启示的主要事例
    创世记第十二章
    创世记第十五和十七章
    创世记二十八章13节
    出埃及记第三章
    出埃及记六章1-2节
    出埃及记十九章3节和二十章1-2节
    出埃及记三十三章18-23节
    出埃及记三十四章5-10节
    进一步的自我启示
    结语

    第二章:神的本质
    启示的媒介
    神的使者
    神的容貌
    神的荣耀
    神的拟人化
    神的本质
    神是具位格的
    神是灵
    神是独一的:一神论
    神的性格和作为
    神的能力
    神的圣洁
    神的公义
    神的爱和怜悯

    第三章:创造和神的照顾
    创造
    借着话语和行动
    无中生有
    两段关于「创造」的记载结语
    创造
    的含义
    旧约里的神话和史实
    神的照顾
    神与其创造的延续关系
    创造的完成
    延续的关怀
    神关怀的层次

    第四章:男和女
    造男造女
    与创造界的特殊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与神的特殊关系
    人类的本质魂灵肉心血身体的各部分结语第五章:罪罪的根源:人的堕落与神交通的界域与神交通的隔绝神的保守罪的一些词汇和定义偏差罪咎悖逆罪在旧约里的含义神学性外在性个人自觉性普遍性顽强性罪的结果罪咎惩罚第六章:约约观念的背景约在旧约的发展与挪亚立的约与亚伯拉罕立的约与摩西立的约与大卫立的约约的神学意义第七章:律法律法观念的背景和发展律法的产生一些基本的法则旧约律法和邻族的律法团体中的律法约的先决性先知的律法被掳后的发展律法的含义律法的涵盖面个人的要求绝对的强制性普世性第八章:崇拜形式的需要形式和崇拜崇祀在旧约宗教的地位神圣的地方神圣的时节无酵节七七节住棚节赎罪日安息日更新约礼神圣的事宜洁净礼崇祀敬拜崇祀的神学第九章敬虔敬虔的神学意义敬畏神信靠神爱神敬虔表达的特征赞美神祈祷荣耀神第十章:伦理旧约伦理的基础神的性格按神形像的创造旧约伦理原则的发展关于创造的教导和典章对神之约民的指导及其制度先知的教导第十一章:智慧智慧观念的发展智慧的概念学习智慧智慧的神学意义智慧从神而来平凡人的宗教两条途径智慧和愚昧智慧的未来智慧的局限智慧的应许第十二章:神的灵词汇及其基本定义神学上的发展早期士师和王国时期先知时期第十三章:预言旧约预言的起源摩西第一个先知先知传统君主政制古典先知先知的性格先知的信息和历史哲学第十四章:以色列的盼望国度的异象先知的天国观

    审判的观念
    死亡和来生
    死亡和阴间
    肉身的复活和永生的盼望   详细资料   原书号:A370
    ISBN:9789575874858
    出版日期:19960419
    页数:244
    尺寸:21x14.8cm
    重量:292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圣经论丛/专题论述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0 0
  3. 认识苦难的奥秘/How Long,O Lord-Reflections on suffering and evil 作者: 卡森 (DA Carson)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书系: 神学基础丛书   内容简介   如果神是全能又全善,祂怎么能允许罪恶与苦难存在?如果祂有意志,却无法制止这些苦难,祂便算不得全能;如果祂有能力,却不愿处理这些苦难,祂便算不得全善。罪恶与苦难的存在常常让人质疑着──神在哪里啊?

    本书是一本预防性质的书,为要帮助基督徒思考罪恶与苦难的问题,从中找到与信条真实一致的信仰。作者以见招拆招的方式,厘清苦罪各种虚假面貌。章末附有问题讨论,可供小组研讨使用。   作者介绍   卡森DA Carson

    一九四六年生,长年任职于芝加哥三一神学院新约研究教授,堪称福音派学术界一代宗师。卡森教授不论圣经注释或学术研究,皆著作等身,以此享负盛名;他的讲道热情与理性兼备,以此触动人心。不过卡森教授对信仰的热情,不止藉由学术论著和主日讲台来传递。《认识苦难的奥秘》(How Long, O Lord?: Reflections on Suffering and Evil;校园,1997)诸多流露卡森深层的信仰告白;卡森也有不少歌词诗赋,曾合辑出版成Holy Sonne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aker, 1994)。卡森对神学的研究,也实际应用于评析世俗思潮,从The Gagging of God: Christianity Confronts Pluralism (Zondervan, 2002),到本书《不宽容的信仰?:基督教与多元主义的对话》(The Intolerance of Tolerance;校园,2019)。   目录   第一部
    罪恶与苦难的思索
    第二部
    部分拼图:圣经中的受苦人物
    第三部
    窥视拼图全貌:神眼中的恶事与苦难   详细资料   原书号:A416
    ISBN:9789575875381
    出版日期:19980116
    页数:288
    尺寸:14.8 x 21cm
    重量:335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生命造就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0 0
  4. 认识三一神论/Understanding the Trinity 作者: 麦葛福 (Alister McGrath)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书系: 神学基础丛书         内容简介   「你若是能了解祂,祂就不是神」奥古斯丁正确地指出: 从来没有人的心思可以充分地理解神,但我们至少必须尝试去了解神是谁,祂像什么。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教义的极致,了解三位一体教义最好的方式,首先必须专心一意地处理——基督徒为什么要相信这个教义——这个问题。作者乐先谈及我们该如何认识神、言说神,并思想神,而以神是三位一体的这个观念为前设。然后逐步引出:三位一体的教义,其实就是信徒对他所认识、所爱、所敬拜之神的最后结论。   作者介绍   麦葛福(Alister E. McGrath)
    英国牛津威克理夫学院院长
    英国牛津大学神学院研究讲师
    加拿大温哥华维真学院系统神学研究教授
    《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杂志编辑顾问着有《怀疑》、《解惑》、《我思故我信》、《认识三一神论》、《再思十架真义》、《再思因信称义》、《基督教神学手册》、《天路之旅》(校园);《宗教改革运动思潮》、《今日基督教教义》(基道);《为何你让我这样痛苦地活下去?》(天道)等书;另编有《基督教神学原典菁华》(校园)。   目录   1. 神与非难祂的人
    2. 会遇神
    3. 思想神
    4. 神在圣经上的模式
    5. 一位有位格的神
    6. 成为肉身的神—耶稣基督
    7. 通往三一神论之路
    8. 神既是三,神又是一
    9. 神与三一神论
    10. 三一刚强之名
    11. 进深阅读书目   详细资料   原书号:A324
    ISBN:9789575873745
    出版日期:19950410
    页数:168
    尺寸:14.8x21cm
    重量:200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神学类/神论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0 0
  5. 认识上帝的国/THE GOSPEL OF THE KINGDOM 作者: 乔治.赖德 (George Eldon Ladd)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书系: 神学基础丛书   内容简介   认真研究圣经的人,有时会忽略一件事实,就是在研究过程中,全然失落了研读和解经的目的,而沦为辩论。新约圣经中,上帝国的教导是最引人争议的,作者以研究多年的心得,不偏不倚的带领读者以现实的客观眼光,探究上帝国的奥秘和真理。全书以圣经为本,以福音为念,对现今的风气和观念,也都提出一丝不苟的评论。无论教会牧长、传道人、小组长、信徒、学生都能从中获益。   目录   丛书总序
    作者序
    引言
    一:什么是上帝的国度
    二:未来的国度
    三:现在的国度
    四:国度的奥秘
    五:国度的生命
    六:国度的义
    七:国度的要求
    八:国度、以色列、教会
    九:国度何时降临   详细资料   原书号:A254
    ISBN:9789575870218
    出版日期:19950410
    页数:152
    尺寸:14.8 x 21cm
    重量:185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神学类/神论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0 0
  6. (停版)认识生命伦理学/Life and Death Decision 作者: 鄂尔等 (Robert D.Orr, David Schiedermayer & David Biebel)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内容简介   当所爱的孩的子,一出生就残障或猝死;当所爱的伴侣,遭癌细胞无情袭击;当所爱的父母,变得老迈无助痴呆;当你所爱的人,在生死边缘挣扎,医疗人员要你做攸关病人生死的决定时,你要怎么办?永不放弃治疗,或是让得绝症、必要死亡的病人,不再受苦,安然逝去?   详细资料   原书号:A400
    ISBN:9789575875183
    出版日期:19970530
    页数:208
    尺寸:21x14.8cm
    装订方式:01
    分类:神学类
    适用对象:给初信者
    0 0
  7. (停版)认识圣经(POD版)/UNDERSTANDING THE BIBLE 作者: (John Stott)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为现代读者揭示了:圣经在今日仍然有意义吗?仍然可信吗?圣经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它的信息到底是什么?如何解释圣经?如何适当地将圣经运用在今日?
    作者同时将圣经历史,自创世记至启示录,作系统而精辟地归纳和叙述;更包含了圣经地理的介绍,让读者对圣经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详细资料   原书号:A114
    ISBN:9575871863
    出版日期:19950410
    页数:200
    尺寸:21x14.8cm
    装订方式:01
    分类:圣经论丛/圣经概论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0 0
  8. 认识圣经神学(简体版)/According to Plan--The unfolding revelation of God in the Bible   作者: 高伟勋 (Graeme Goldsworthy)
    译者: 林向阳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读经多年,除了心中所喜爱的几节经文,你是否对圣经有整全的认识?对于「神的国度」、「神的旨意」、「死后的生命」等重要的圣经主题,你是否能从整本圣经找出这些主题的发展脉络?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研究「圣经神学」的方法与结果,作者亲自演练,实际从六十六卷圣经中,以耶稣基督为起始,厘出一条主轴--「神的新创造」。作者也运用许多视觉图表,帮助读者整理思想。章末亦附有「复习指南」及「进深阅读」指引,帮助读者掌握每章重点,掌握进深研究的钥匙。   作者介绍   高伟勋(Graeme Goldsworthy)

    曾任教于澳洲雪梨的穆尔神学院(Moore Theological College, Sydney, Australia),教授旧约圣经、圣经神学、与释经学。目前已经退休,但仍部份时间在该校授课。除本书外,高伟勋着有《认识圣经神学》(校园)、《天国与福音》(基道)等书。   目录   第一部:为何需要圣经神学?
    一:难题处理与旧约存在之必要

    第二部:圣经神学的研究基础
    二:圣经神学与神学研究法
    三:三种认识神的角度?
    四:整本圣经都为基督作见证
    五:基督与新旧约的关系
    六:字义解经和寓意解经
    七:研究圣经的三个层面

    第三部:圣经神学的内容
    八:耶稣基督是福音的起源与目标
    九:创造的结果即神国的建立
    十:始祖犯罪,万物同受审判
    十一:救赎的第一个启示
    十二:神与亚伯拉罕立约,使万国蒙福
    十三:出埃及事件启示出神救赎的模式
    十四:救赎带来新的生命与事奉
    十五:百姓的悖逆与神立约的信实
    十六:进入美地与神国的王权
    十七:应许之地上的神治模式
    十八:生命次序的更新
    十九:王朝的没落与神的忍耐
    二十:必临的审判与新的圣约
    二十一:被掳归回成就神立约的应许
    二十二:耶稣是神所预备的新创造
    二十三:耶稣重释神的国度
    二十四:信徒更新与神国降临
    二十五:新创造的完美结局

    第四部:圣经神学的应用
    二十六:如何明白神的旨意
    二十七:认识死后的生命   详细资料   原书号:B1065
    ISBN:9789861985329
    出版日期:20170101
    页数:312
    语言:简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圣经论丛/圣经神学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备用下载链接:认识(繁体)/According to Plan--The unfolding revelation of God in the Bible.pdf: https://url20.ctfile.com/f/32563120-959962299-7f5f54?p=5568 (访问密码: 5568)
     
    3 0
  9. 认识圣经文学/Introduction to the Literature of the Bible   作者: 郭秀娟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书系: 神学基础丛书   内容简介   「圣经是文学的宝库,各种文学创作的典范,几乎尽数囊括其中。」本书以优美、深入浅出的文字,介绍了圣经中的各种文学类型、诠释原则和其特色。
    作者熟读当代研究圣经文学理论的各名家作品,加上良好文学根底,及对生活与信仰的体认深刻,写来理性与感性平衡,分析与综合具长,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却处处可见真功夫。
    作者「熟读当代研究圣经文学理论的各名家作品,……加上原本就有良好文学根底,并钻研圣经文学多年,对生活与信仰体认深刻,写来理性与感性平衡,分析与综合具长,驾驭文字游刃有余,读来清新可喜。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却处处可见真功夫。
    但愿此书广为流传,并激发华人信徒爱读圣经,欣赏圣经文学之美。」   作者介绍   郭秀娟

    台湾省台北市人。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系毕业,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电脑硕士。曾在美国矽谷IBM等公司任职多年,从事电脑软体设计。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四年,在Western Conservative Baptist Seminary进修。之后担任校园书房出版社特约编辑迄今。著作有:《诗人的眼睛》,译作有:《再思解经错谬》、《新纪元的迷思》、《创造与祝福──创世记注释与信息》。
    发表过的文章全数收录在加利利基督徒网站。
    (http://galilee.campus.org.tw/)   目录   圣经文学导论:圣经也能当文学作品
    读圣经叙事文学:一本神圣的故事书
    圣经诗歌文学:深渊与深渊的响应
    圣经智慧文学:人生经历的真实回声
    圣经先知文学:照在黑夜的明灯
    圣经启示文学:让盼望照亮一切
    圣经书信文学:千里飞鸿牧者情
    圣经比喻和寓言:我要开口用比喻   详细资料   原书号:A581
    ISBN:9789575876944
    出版日期:20010316
    页数:208
    尺寸:21x14.8cm
    重量:248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文艺类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1 0
  10. 认识圣灵的能力(停版) UNDERSTANDING 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作者: (David M.Howard)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为盼望经历圣灵能力的人而写。   目录
    1.他要柴耀我
    望露腿宣道
    2.受洗成篇一髓娶霞的洗
    3.要被里霾充满
    娶露的充满
    4.你要得著能力
    娶霆舆大使命
    5.受望暨差遣
    型霞舆教食饰道
    一个身骸、一位翠整里露舆基督的身融
    7.恩赐不同、型露篇一里露恩赐舆世界饰道
    8.葛人和天使的方言里霞舆方言恩赐 9.岁是都靓方言的?使徒行傅中的方言
    10.他侧信了腓利
    撒利亚人的周题
    11.顺著里赛行事
    娶霉舆你   详细资料   原书号:A105
    ISBN:9575871650
    出版日期:19950410
    页数:99
    尺寸:21x14.8cm
    装订方式:01
    分类:神学类/圣灵论
    适用对象:给进深者
    0 0
  11. 认识死后的世界/What happen when we die ? 作者: 艾丽森.摩根 (Alison Morgan)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书系: 神学基础丛书   内容简介   自古至今,不少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有些人根据濒死的经验,甚至超自然的启示来考察。究竟各种宗教对死亡的观点为何?我们如何认识死后的世界?.作者以科学方法对这些问题作出深入浅出的探讨。   目录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死亡观
    第二章:现代宗教的死亡观
    第三章:科学证据与超常感应
    第四章:轮回
    第五章:先知的教导
    第六章:耶稣是谁?
    第七章:耶稣之死
    第八章:死后的世界   详细资料   原书号:A448
    ISBN:9789575876067
    出版日期:19990518
    页数:254
    尺寸:14.8 x 21cm
    重量:295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神学类/末世论
    适用对象:给进深者
    2 0
  12. 认识新约神学/New Testament Theology 作者:莫理斯(Leon Morris) 出版社:校园书房出版社 书系:神学基础丛书     內容簡介   本书不是一本新约时期的历史或一篇新约宗教的报告;作者莫理斯博士认为在新约书卷背后有一种极深的神学信念,就是神在基督里有所行动。
      本书的特色是: 1.不花太多篇幅讨论争议性问题,另在注解中说明 2.以新约圣经为题材,探讨每一卷的神学思想,而不强求每一位圣经作者,有统一的(或唯一的)神学思想。众多新约神学的书籍中,它是独特的。
     作者介绍
     
    莫理斯(Leon Morris)

    一九一四年生于澳州,一九五二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英国Ridley College之院长,为当今新约神学之泰斗,其著作丰富,如《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之路加福音、哥林多前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启示录(校园)等书。
     目录
     
    第一部:保罗的著作
    一:神为中心
    二:耶稣基督我们的主
    三:神在基督里的拯救事工
    四:灵里生活

    第二部:符类福音与使徒行传
    五:马可福音
    六:马太福音
    七: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神的教义
    八: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基督的教义
    九: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我们的神的拯救
    十: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圣灵
    十一: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门徒身分

    第三部:约翰名下的著作
    十二:约翰福音--基督的教义
    十三:约翰福音- -父神
    十四:约翰福音--神,圣灵
    十五:约翰福音--基督徒的生命
    十六:约翰书信
    十七:kai示录

    第四部:一般书信
    十八:希伯来书
    十九:雅各书
    二十:彼得前书
    二十一:彼得后书
    二十二:犹大书   详细资料   原书号:A279
    ISBN:9789575871260
    出版日期:19950410
    页数:632
    尺寸:14.8 x 21cm
    重量:685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圣经论丛/圣经神学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0 0
  13. 认识应用教义学   出版社:校园书房
    作者:罗秉祥
    ISBN:9789575871154
    出版日期:1991-2-1
    页数:120页
     
    作者简介
    作者罗秉祥研究神学及伦理学数年,著作本书把系统神学或教义学与伦理学重新结合起来。
    罗秉祥,美国耶鲁大学伦理学博士,香港浸会学院宗哲系讲师。
    作者序

    第一章 神的创造
    甲、神看着是好的
    乙、神的形像
    丙、得着智慧的心

    第二章 神的护理
    甲、神的三重护理
    乙、其他世界观
    丙、神的护理与人的努力

    第三章 人的堕落
    甲、原罪与全盘败坏
    乙、罪、社会理想主义、社会务实主义
    丙、罪与政治制度

    第四章 神的救赎
    甲、恶是善的亏损
    乙、救赎是要恢复原初创世的秩序
    两、这个救赎对实际生活带来的后果
    0 0
  14. 作者:法蘭士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5873738 出版日期:1993/04/01  
    0 0
  15. 认识主基督 Jesus the Radical 出版社:校园书房
    作者:法兰士( RT France )
    译者:黄吴期馨
    产品编号:9575870360
    ISBN:9789575870362
    出版日期:1990-4-1
    尺寸:148*210 mm
    页数:200页
    耶稣究竟是谁?十九世纪自由派神学家发明了热情的耶稣,祂提倡和平、和睦以及社会公义;近代的人道主义者则发明了一个舍己为人的至高楷模;我们当中也有许多人从小听到的是一个面色清瞿的耶稣,祂是孩童的朋友,从不生气,更不会做任何使人类分歧不和的事。但,耶稣绝不只是如此!作者法兰士博士以深厚的历史学背景、超卓的文学造诣,巨细靡遗地将耶稣--这自始以来最引人争议的一位--呈现在读者面前。任何人读了本书之后,必定无法再对耶稣抱着不冷不热的态度。
     
    0 0
  16. 早期基督教教义 Early Christian Doctrines 出版社:华神
    作者:凯利( JND Kelly )
    译者:康来昌
    产品编号:9579337470
    ISBN:9789866355073
    出版日期:1984-10-1
    尺寸:150*210 mm
    页数:432页
    重量:600克
    这是一部极有份量的神学著作,融合了教会历史与系统神学的精华内容。作者执教于牛津大学,擅长以敏锐、透澈的分析力,生动流畅的文笔,解说教会历史头四个世纪所出现的每一个棘手、生硬的教义难题,使读者耳目一新。
     
    第一部绪论   第一章背景 第一节教父时代 第二节犹太教 第三节罗马帝国的宗教潮流 第四节希腊罗马哲学 第五节新伯拉图主义 第六节灵智之路   第二章传统与圣经 第一节教义的规范 第二节初期 第三节爱任纽和特土良 第四节第三和第四世纪 第五节诉诸教父   第三章圣经 第一节旧约 第二节新约正典 第三节圣经的默示 第四节新旧约的整体性 第五节预表和寓意 第六节安提阿学派的反抗   第二部尼西亚会议前的神学   第四章神的三一性 第一节独一神是造物主 第二节教会的信仰 第三节使徒后期教父 第四节护教者与道  第五节护教者和三位一体 第六节爱任纽   第五章第三世纪的三位一体论 第一节导论 第二节希坡律陀和特土良 第三节动力的神格唯一论 第四节形态论的神格唯一论 第五节罗马神学 第六节革利免和俄利根 第七节俄利根的影响   第六章基督论的开始 第一节片面的解答 第二节圣灵基督论 第三节护教者和爱任纽 第四节西方的贡献 第五节亚历山太学派 第六节俄利根之后的东方   第七章人以及人的救赎 第一节使徒后时代 第二节护教者 第三节同归于一的理论 第四节第三世纪的西方 第五节东方的人论 第六节东方对基督的工作的看法   第八章基督徒社团 第一节教会论的开始 第二节圣礼的初期观点 第三节教会论的发展 第四节第三世纪的洗礼 第五节圣餐教义的发展 第六节补赎礼的实施   第三部从尼西亚到迦克墩   第九章尼西亚危机 第一节冲突的前夕 第二节亚流的教导 第三节尼西亚神学 第四节尼西亚之后 第五节尼西亚派和亚他那修 第六节反尼西亚派   第十章三位一体的教义 第一节回到本体相同 第二节圣灵的本体相同:亚他那修 第三节圣灵的本体相同:迦帕多家教父 第四节迦帕多家教父和三位一体 第五节三位一体在西方 第六节奥古斯丁的贡献   第十一章第四世纪的基督论 第一节导论 第二节亚流派和欧大悌 第三节亚他那修的基督论 第四节亚波里拿留主义 第五节正统的反抗 第六节安提阿学派的基督论   第十二章基督论的解决 第一节涅斯多留主义 第二节亚历山太的区利罗 第三节从以弗所到合一 第四节欧迪奇事件 第五节西方和利奥 第六节迦克墩的解决   第十三章堕落的人和神的恩典 第一节灵魂的起源 第二节亚他那修和堕落说 第三节希腊教父 第四节奥古斯丁之前的西方 第五节伯拉纠的教义 第六节奥古斯丁和原罪说 第七节恩典和预定 第八节西方的解决 第九节第五世纪的东方   第十四章基督的拯救工作 第一节救赎论初阶 第二节亚他那修 第三节第四世纪的希腊教父 第四节第四世纪的西方 第五节奥古斯丁  第六节第五世纪的东方    第十五章基督的神秘身体  第一节东方的教会论  第二节东方和罗马教区  第三节西方教义:希拉流和俄皮达徒  第四节西方教义:奥古斯丁  第五节西方和罗马至上    第十六章后期的圣礼教义  第一节一般理论  第二节洗礼  第三节坚振或膏油礼  第四节补赎礼  第五节圣餐的临在  第六节圣餐的献祭    第四部结语    第十七章基督徒的盼望  第一节末世论中的紧张  第二节第二世纪的观念  第三节教义的发展  第四节俄利根  第五节后期的思想:身体复活  第六节后期的思想:基督复临和审判  第七节永生    第十八章马利亚和圣徒  第一节殉道者及圣徒  第二节尼西亚会议前马利亚的地位  第三节从尼西亚到以弗    
    1 0
  17. 真道初阶 The specimen of divine truths 出版社: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作者:海伦堡( A. Hellenbroek )
    译者:赵中辉
    产品编号:RT112
    ISBN:9789579935050
    出版日期:1993-4-15
    尺寸:125*180 mm
    页数:120页
    重量:150克
     
    简介
    本书分廿二章,共六一八条简明、扼要的要理问答,例如:问:谁吩咐人写下圣经?答:「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三16)这些要理小问答,言简意赅,内容很完整、很丰富,是很好的教材,可以帮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有系统地认识基督教的核心要义,建立健全的信仰根基。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海伦堡(A. Hellenbroek),他于1658年12月3日出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敬虔的家庭;先后在阿姆斯特丹和莱登求学。
    海伦堡以写作著称。这本教义问答《真道初阶》的荷兰文版已经再版了五十几次,英文版也再版过数次。
      海伦堡还因四卷《以赛亚书》研究和两卷《雅歌》研究而在同时代人中很受推崇。他所有的写作都以基督为中心,注重恩典的真理的显明,饱含丰富的运用方法,对神的子民和未归正者都大有裨益。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关于认识神的知识第二章论圣经  第三章论神  第四章论神的预旨  第五章论平安的旨意  第六章论创造  第七章论护理  第八章论行为之约  第九章论神的形象  第十章论罪  第十一章论恩典之约  第十二章论恩约的中保  第十三章论有效的恩召  第十四章论教会  第十五章论因信称义  第十六章论信心  第十七章论成圣  第十八章论善行  第十九章论神的律法  第二十章论祈祷  第二十一章论圣礼  第二十二章论人末后的结局 
    1 0
  18. 历代教会信条精选 Ecumenical Creeds and Reformed Confessions and Catechisms 出版社: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作者:赵天恩
    译者:赵中辉
    产品编号:RT228
    ISBN:9789579642620
    出版日期:1993-7-1
    页数:504页
    重量:704克
    本书包括九个信经及信条: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阿他那修信经、迦克墩信经,比利时信条、海德堡要理问答、多特信经、韦斯敏斯德信条及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前面四个大公信经乃初期教会在头五百年的成果,他们将福音中那些能抗拒各种异端又是绝对必须的部分都保存下来。本书简要地记述了四个大公信经,和五个改革宗重要信条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对信徒的意义,让信徒从历史教会信仰中辨认所信真道,驳斥异端的传播。
    作者简介
     
    赵天恩牧师,辽宁省开原县人,1937年出生,为赵中辉牧师次子。1962年美国宾州日内瓦大学文学士(BA, Geneva College);1966年美国韦敏斯德神学院道学硕士(M. Civ., Westminster Seminary);1986年宾州大学博士(Ph.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2年日内瓦大学荣誉法学博士(LL.D., Geneva College)。
      赵天恩牧师是中国神学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他曾花费十五年的时间参与发起与建立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70年他应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邀请担任教授,又建立该校的教务工作。之后在1987年再于香港成立中国宣道神学院。1988年又承接协助台湾道生神学院复校的责任。赵牧师对华人神学投入的主要目的,是要提升华人传道人的神学素养,以利加入中国宣教行列,神学与宣教的结合是他事奉的一贯宗旨。为落实对中国大陆教会的研究,赵牧师于1978年在香港创立中国教会研究中心,并于1986年在台湾成立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后由于事工发展范围的扩大与在世界各地工作的推展,在1987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福音会",以统合整体的事奉。以中华民族福音化、中国教会国度化、中国文化基督化的三化异象为主导思想,通过研究、神学教育、培训与出版的整合性的事奉,服事中国教会。
      赵天恩还有大量着述留于后世,主要有《扶我前行:中国福音化异象》、《洞烛先机:中共宗教政策及三自会论评》、《灵火淬链:中国大陆教会复兴秘诀》,以及与庄婉芳合着的《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史:1949-1997》等。
      2004年1月12日,赵天恩因淋巴癌病逝于洛杉矶,享年66岁。   第1章使徒信经 第2章尼西亚信经 第3章迦克墩信经 第4章亚他那修信经 第5章海德堡要理问答 第6章比利时信条 第7章多特信经 第8章韦敏斯德公认信条 第9章韦敏斯德大要理问答 第10章韦敏斯德小要理问答 第11章〈《海德堡要理问答》摘要〉解说 附录一 教会法规 附录二 中国家庭教会信仰告白  
    0 0
  19. 內容簡介
     
    《系統神學》的姊妹作,二者有不可分之關係,研究教義神學人,不可忽略教義史的研究。研究教義史可查出不同教義和爭論的來龍去脈。本書內容是根據歷史的先後來敘述教義上的關係,當中包括:三位一體的教義、基督論、論罪與恩及其相關的教義、贖罪論、拯救論、教會論與聖禮論,以及末世論,讀完後就可對各個論題 有通盤的瞭解,再遵照聖經作一正確的取捨。
    本書追溯基督教教義的起源,敘述其發展、演變過程。基督教教義主要包括上帝論、三位一體論、基督論、拯救論、教會論、末世論等。其中基督論是核心、涉及在 基督里神性和人性的關系,基督的位格和基督的事工在救櫝人類中的作用等重大問題。對這些教義,不同時期的神學家都做出了有深度的闡釋。
    《基督教教義史》一書系教義神學(又稱系統神學)的姊妹書,二者有不可分之關系,研究教義神學的人不可忽略教義史的研究。許多人在神學思想上別樹一幟,就是因為他們沒有仔細研究過去的神學思想,以致引出許多實質上是老調重彈的新異端。   作者介紹   伯克富(Louis Berhof, 1873-1957)

    1873年出生於荷蘭,於1882年移居美國。
    1900年畢業於加爾文神學院
    1920至1904年於普林斯頓神學院跟隨華腓德(B. B. Wardeild)和魏司道(G. Vos)學習
    在1906年起擔任加爾文神學院的教職達三十八年
    於1926年起擔任系統神學教授達十八年,是一位傑出的系統神學家。

    伯氏雖不是原創型的神學家,但他在闡述改革宗神學精神上有極大的貢獻。
    其神學思想主要是建立在荷蘭改革宗的神學上,師承加爾文(John Calvin)、凱波爾(Abraham Kuyper)、巴文克(Herman Bavinck)等神學傳統。他擅長用英文清楚、條理分明地表達改革宗神學,其著作適合當歐神學院的教科書。   目錄   壹. 教理史的主題
    一. '教理'這字的意義
    二. 教理的起源與性質

    貳. 教理史的職責
    一. 假設
    二. 內容

    叁. 教理史的分類與方法
    一. 教理史的分類
    二. 教理史的方法

    肆. 教理史的歷史
    一. 使教理史成為一種特殊歷史的因素
    二. 教理史的早期著作
    三. 教理史的後期著作

    教理發展的預備期
    壹. 教父以及他們的教理觀
    一. 他們的名著
    二. 他們的教訓
    三. 他們的信息

    貳. 異端的福音
    一. 猶太教派
    二. 外邦異端 : 神哲主義

    叁. 教會中改革的運動
    一. 馬吉安以及他的改革運動
    二. 孟他努的改革運動

    肆. 護教學與教會神學的發源
    一. 護教學的職責
    二. 他們所建立的真理
    三. 護教士對於教理歷史的重要性

    伍. 反神哲派的教父
    一. 反神哲派的教父
    二. 神與人的教義, 以及救贖的史實
    三. 他們對於基督的位格與工作的教義
    四. 救恩, 教會, 末世之事的教義

    陸. 亞歷山大的教父
    一. 亞歷山大的教父
    二. 神與人的教義
    三. 基督的人性與工作的教義
    四. 救恩, 教會, 末後之事的教義

    柒. 神格唯一說
    一. 動力的神格唯一說
    二. 形態的神格唯一說

    三位一體的教義
    壹. 關於三位一體的爭論
    一. 爭論的背景
    二. 爭論的性質
    三. 奈西亞會議
    四. 爭論的後果
      1. 不圓滿的會議決定
      2. 半亞利烏派在東方教會中暫時的興盛
      3. 潮流的轉變
      4. 關於聖靈的爭辯
      5. 聖三位一體教義的完成

    貳. 後期神學中三位一體的教義
    一. 拉丁神學中的三位一體教義
    二. 宗教改革時期的三位一體教義
    三. 改教後期的三位一體教義

    基督論
    壹. 基督論的爭辯
    一. 爭辯的第一階段
      1. 背景
      2. 爭辯的各黨派
      3. 迦克墩會議的決議
    二. 爭辯的第二階段
      1. 迦克墩會議決定後的混亂
      2. 基督一志說的爭辯
      3. 大馬色約翰的基督論
      4. 西方教會的基督論

    貳. 後期基督論的檢討
    一. 中古世紀
    二. 宗教改革時期
    三. 十九世紀的基督論
      1. 施來爾馬赫的基督論
      2. 康德與黑格爾的基督論
      3. 虛己說
      4. 杜聶爾論進步性的道成肉身
      5. 黎秋的基督論
      6. 現代神學中的基督論

    論罪與恩及其相關的教義
    壹. 教父時期的人論
    一. 有關人論問題的重要性
    二. 希臘教父的人論
    三. 西方教會逐漸浮現的另一個觀點

    貳. 伯拉糾與奧古斯丁論罪與恩之教義
    一. 奧古斯丁與伯拉糾
    二. 伯拉糾的罪與恩典觀
    三. 奧古斯丁的罪與恩典觀
      1. 奧古斯丁的罪觀
      2. 奧古斯丁的恩典觀
    四. 伯拉糾與半伯拉糾派之爭辯

    叁. 中古世紀的人論
    一. 大貴格利的見解
    二. 郭查克的爭論
    三. 安瑟倫的貢獻
      1. 安瑟倫的罪觀
      2. 安瑟倫的自由意志觀
      四. 天主教人論的特點
    肆. 改教時期的人論
    一. 改教家的人論
    二. 索西奴派的立場
    三. 阿民念派的人論
    四. 多特總會的立場
    五. 掃模學派的立場

    伍. 改教後期有關人論的諸見解
    一. 分歧的見解
      1. 衛斯理宗的阿民念見解之修改
      2. 新英格蘭的改革宗見解之修改
    二. 有關罪的現代學說
      1. 哲學方面
      2. 神學方面

    贖罪論
    壹. 安瑟倫前之贖罪論
    一. 希臘教父的神學
    二. 拉丁教父的神學

    貳. 安瑟倫至宗教改革前的贖罪論
    一. 安瑟倫的贖罪論
    二. 亞比拉的贖罪論
    三. 伯納德論贖罪
    四. 贖罪論的綜合見解
      1. 蘭巴德論贖罪
      2. 波拿文土拉論贖罪
      3. 阿奎納多馬論贖罪
    五. 敦司蘇格徒論贖罪

    叁. 改教時期之贖罪論
    一. 改教家對安瑟倫贖罪觀的改進
    二. 索西奴的贖罪觀
    三. 格魯修的贖罪論
    四. 阿民念派的贖罪論
    五. 掃模學派的妥協贖罪論

    肆. 宗教改革後之贖罪論
    一. 蘇格蘭菁華派的爭論
    二. 施來爾馬赫與黎秋論贖罪
    三. 較為晚近的贖罪論
      1. 新英格蘭神學的政府說
      2. 道德感化說各種不同的形態
      3. 贖罪論的神秘說

    拯救論
    壹. 教父時期的拯救論
    一. 前三世紀的拯救論
    二. 教父後期的拯救論

    貳. 經院時期的拯救論
    一. 經院學派的恩典觀
    二. 經院學派的信心觀
    三. 經院學派的稱義與功德觀

    叁. 改教與改教後期的拯救論
    一. 信義宗的拯救次序
    二. 改革宗的拯救次序
    三. 阿民念派的拯救次序
    四. 救恩程序的次要見解
      1. 反律主義派的拯救論
      2. 神秘派的拯救論

    教會論與聖禮論
    壹. 教會論
    一. 教父時期
    二. 中古時期
    三. 改教時期以及改教後期
      1. 路德派的教會觀
      2. 重洗派的教會觀
      3. 改革宗的教會觀
      4. 改教後期不同的教會觀

    貳. 聖禮論
    一. 聖禮總論
      1. 宗教改革前聖禮教義的發展
      2. 改教者以及後期神學的聖禮教義
    二. 洗禮
      1. 宗教改革前洗禮教義的發展
      2. 改教者以及後期神學洗禮教義的發展
    三. 聖餐
      1. 宗教改革前聖餐教義的發展
      2. 改教者與後期神學聖餐教義的發展

    末世論
    壹. 居間之境
    貳. 基督再來與千禧年的盼望
    叁. 復活
    肆. 最後的審判與最終的賞賜   詳細資料   原書號:T28
    ISBN:9789866687006
    出版日期:20080306
    頁數:327
    尺寸:14x21cm
    重量:430克
    排版方式:橫排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印刷方式:單色印刷
    分類:神學類/教義
    適用對象:適用所有人
    0 0
  20. 伯克富系统神学 Systematic Theology 出版社:麦种传道会
    作者:伯克富( Louis Berkhof )
    译者:随真
    产品编号:9781939251503
      最有影响力的改革宗神学集大成之作!    「改革宗的标准教科书,此书内容丰富,包含许多资讯和分析。从任何神学视角来看,它都是最有用的单册系统神学。」 ——古德恩(Wayne Grudem)    「当代英语世界改革宗传统教义神学最优秀的入门书。」 ——缪勒(Richard Mueller )   「伯克富的《系统神学》的优点,乃在能用英文把改革宗神学表达出来,全书条理极分明,适合神学院作教科书用,又能讨论最新的神学思想(如早期巴特的思想) ,虽然在神学思想上没有什么创意。……在可见的将来,他的系统神学仍会受欢迎。」 ——傅格森(SB Ferguson)   「此书忠于明确的改革宗信仰路线,作者简洁紧凑的风格、现代化的处理方式,使此著作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改革宗神学概要。 在《系统神学》一书中,伯克富在神学思想上追随加尔文,以及荷兰神学家凯波尔与巴文克的改革宗神学。伯克富受巴文克神学的影响最明显。伯克富并不是创意型的或思辨型的神学家。他主要的贡献即阐述改革宗的精华。伯克富之著述坚实有力,又相当的组织,可供神学院教科书使用,又可作个人灵修读物。已被美加各地神学院所采用,也备受世界各地纯正信仰界的欢迎。」 ——改写自赵中辉,《英汉神学名词辞典》 作者简介
     
    路易.伯克富(Louis Berkhof, 1873-1957),改革宗神学家,他对教会的影响,主要来自神学院。大学和教会采用他的《系统神学》(Systematic Theology, 1941),此书不断再版;第一版(1932)是以《改革宗教理学》为名出版。   路易是荷兰人,于1882年前往美国。他先毕业于加尔文学院和神学院(Calvin College and Seminary),然后在1902-4年到普林斯顿神学院跟随华菲德(BB Warfield)和霍志恒(G. Vos)读书。1906-44年,他在加尔文神学院担任过不同的职位,包括自1931年起担任院长之职,直到1944年退休。  
     第1章用于神学的系统描述的名称  第2章教理的性质  一、「教理」这一名称  二、教理的正式特征  三、教理的必须性  四、教理包含的要素  第3章教理神学的观念  一、教理和教理学之间的关系  二、教理神学的对象  三、神学是一门科学  四、教理学在神学百科中的位置  第4章教理学的任务、方法和分题  一、教理学的任务  二、教理学的方法  三、教理学的分题  第5章教理学的历史  一、古老天主教期  二、中世纪时期  三、宗教改革时期  四、更正教经院神学时期  五、理性主义与超自然主义时期   |教理学基本原理|  第1章基本原理总论  一、非神学科学中的基本原理  二、宗教或神学中的基本原理  第2章宗教  一、宗教的本质  二、宗教的中枢  三、宗教的起源  第3章外在知识论原理(启示)  一、启示的名称与概念  二、普遍启示  三、特殊启示  四、特殊启示与圣经  第4章圣经的默示  一、默示论的历史  二、支持「圣经默示」的经文证据  三、默示的性质和范围  四、诋毁默示论的尝试  五、对默示论的异议  六、圣经的完美性  第5章内在知识论原理  一、人的悟性  二、思辨式的理性  三、敬虔感或宗教直觉  四、道德意识  五、信心是真正的内在原理  六、信心的根基  参考文献选录     系统神学 序言   第一部分神论 |神的存有|  第1章神的存在  一、神论在教理学里的地位  二、圣经为神的存在提供的证据  三、否认神存在的不同立场  四、神存在的所谓「合理证据」  第2章神的可知性  一、神是人无法透知却仍是可知的  二、否认神的可知性  三、神的自我启示是我们获得关于神的一切知识的先决条件  第3章神的存有和祂的属性之间的关系  一、神的存有  二、认识神的存有的可能性  三、在祂的属性中启示出祂的存有  第4章神的名  一、总论神的名  二、旧约圣经中的名字和它们的含义  三、新约圣经中的名字和它们的解释  第5章总论神的属性  一、评估所用的术语  二、判定神的属性的方法  三、对属性分类的建议  第6章不可传通的属性(神是绝对的存有者)  一、神的自存  二、神的不变性  三、神的无限  四、神的统一性  第7章可传通的属性(神是有位格的灵)  一、神的属灵性  二、智性的属性  三、道德属性  四、至高主权的性  第8章三位一体  一、三位一体教义的历史  二、神既是三又是一  三、分开考虑三个位格 |神的作为|  第1章总论神的定旨  一、在神学里的「定旨」教义  二、神的定旨在圣经中的用词  三、神的定旨的本质  四、神的定旨的特征  五、定旨教义面对的反对意见  第2章预定  一、预定教义的历史  二、圣经中描述「预定」的词语  三、预定的创始者和对象  四、预定的组成部分  五、堕落前拣选论和堕落后拣选论  第3章创造总论  一、创造论的历史  二、创造论的经文证据  三、创造论的观念  四、关于世界起源的不同理论  第4章灵界的创造  一、天使教义的历史  二、天使的存在  三、天使的本质  四、天使的数量和组织结构  五、天使的服事  六、邪恶的天使  第5章物质界的创造  一、圣经对创造的记载  二、创世之六日与单独的六日  第6章神的护理  一、护理总论  二、保存  三、协作  四、统管  五、特殊护理或神迹   第二部分人论——和神之间的关系 |原始状态下的人|  第1章人的起源  一、人论在教理学中的位置  二、人类源的经文记载  三、进化论对人类起源的描述  四、人的起源和人种单一性  第2章人性的组成  一、人性的组成因素  二、个人灵魂的起源  第3章人是神的形象  一、人具有神的形象的历史观点  二、神在人身上的形象的经文资料  三、人是神的形象  四、人是神的形象的始状况  第4章在行为之约里的人  一、「行为之约」的教义史  二、行为之约教义的经文基础  三、行为之约的要素  四、行为之约的现况 |在罪恶状态中人|  第1章罪的起源  一、历史上关于罪的起源的不同观点  二、罪的起源的经文资料  三、人第一次罪行或人的堕落的本质  四、第一次罪行或堕落的产生是因着试探  五、进化论对罪的的起源的解释  六、第一次罪行的结果  第2章罪的本质特征  一、关于邪恶本质的一些哲学理论  二、圣经中的罪观  三、伯拉纠对罪的看法  四、罗马天主教的罪观  第3章罪的传递  一、历史的回顾  二、罪的普世性  三、亚当的罪和人类的罪之间的关联  第4章人类生活中的罪  一、原罪  二、本罪  第5章罪的刑罚  一、自然的刑罚与实际的刑罚  二、刑罚的本质和目的  三、罪的实际刑罚 |在恩典之约中的人|  第1章圣约的名称与概念  一、名称  二、概念  第2章救赎之约  一、根据圣经作出的合理探讨  二、救赎之约的经文资料  三、救赎之约中的圣子  四、救赎之约的要求和应许  五、救赎之约和恩典之约的关系  第3章恩典之约的性质  一、恩典之约和行为之约的比较  二、立约的当事人  三、恩典之约的内容  四、恩典之约的特征  五、基督与恩典之约的关系  第4章恩典之约的双重层面  一、恩典之约既是外在的约,也是内在的约  二、恩典之约的本质与施行  三、有条件的约和绝对的约  四、约是一样纯粹的法律关系,也是一种生命的交通  五、恩典之约里的成员资格是一种法律关系  第5章恩典之约的不同时代  一、不同时代的正确概念  二、旧约圣经时代  三、新约圣经时代   第三部分基督论:祂的位格和工作 |基督的位格|  第1章历史上的基督论  一、人论和基督论之间的关系  二、宗教改革之前的基督论  三、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论  第2章基督的名称与神人二性  一、基督的名称  二、基督的二性  第3章基督的单一位格  一、陈述教会关于基督位格的看法  二、基督单一位格的经文证据  三、二性联合于一位格所带来的果效  四、基督的单一位格是奥秘  五、路德宗关于属性相通的教导  六、不同形式的虚己说  七、「逐渐道成肉身」的理论 |基督的状态|  第1章降卑的状态  一、引言:基督的状态的一般说明  二、降卑的状态  第2章高升的状态  一、高升状态的一般说明  二、高升状态的几个阶段 |基督的职分|  第1章导论:先知职分  一、职分总论  二、先知职分  第2章祭司职分  一、圣经中的祭司观念  二、基督的献祭工作  第3章代赎的原因与必要性  一、代赎的原因  二、历史上对代赎之必要性的看法  三、代赎的必要性的根据  四、针对代赎之绝对必性所提出的异议  第4章代赎的特性  一、陈述受罚代赎论教义  二、对受罚伐赎论或补赎论的异议  第5章关于代赎的各种分歧理论  一、早期教会的理论  二、安瑟伦的补赎论(交易论)  三、道德影响论  四、榜样论  五、治理论  六、神秘论  七、代替悔改论  第6章代赎的目的和范围  一、代赎的目的  二、代赎的范围  第7章基督的代求工作  一、基督代求之工的经文证据  二、基督代求之工的性质  三、基督为何人代求?为何事代求?  四、基督之代求的特征  第8章君王职分  一、基督的属灵王权  二、基督对全宇宙的王权   第四部分救赎之工的施行  第1章救恩论总论  一、救恩论与前一个论题之间的关联  二、救恩次序  第2章总论圣灵的运行  一、过渡到圣灵的工作  二、圣灵的一般运行和特殊运行  三、圣灵是神圣恩典的分赐者  第3章一般恩典  一、一般恩典之教义的起源  二、一般恩典的名称与概念  三、一般恩典与基督的代赎工作  四、特殊恩典与一般恩典之间的关系  五、一般恩典运行的途径  六、一般恩典的果实  七、对改革宗一般恩典教义的反对意见  第4章奥秘的联合  一、奥秘联合的性质  二、奥秘联合的特征  三、奥秘联合的一些错误概念  四、奥秘联合的深远意义  第5章一般呼与召外在呼召  一、先谈论呼召的原因  二、整体呼召  三、外在呼召  第6章重生与有效呼召  一、重生的圣经用词及其含义  二、「重生」一词在神学中的用法  三、重生的性质  四、有效呼召与外在呼召和重生之间的关系  五、重生的必要性  六、重生的有效因  七、神的话被用作重生的工具  八、对重生的分歧观点  第7章回转  一、回转的圣经用词  二、回转在圣经中的观念及其定义  三、回转的特性  四、回转的不同要素  五、回转的心理学  六、回转的创始者  七、回转的必要性  八、回转与救赎进程中其他步骤的关系  第8章信心  一、「信心」的圣经用词  二、用来描述信心活动的象征性表达  三、信心教义的历史  四、圣经中「信心」的观念  五、信心总论  六、教意义上的信心,特别是使人得救的信心  七、信心与确据  八、罗马天主教对「信心」的看法  第9章称义  一、「称义」的圣经用词及其含义  二、称义教义的历史  三、称义的性质与特征  四、称义的要素  五、称义发生的范围  六、称义的时间  七、称义的基础  八、对称义教义的异议  九、对称义的不同看法  第10章成圣  一、「成圣」和「圣洁」的圣经用词  二、成圣教义的历史  三、圣经中的圣洁与成圣观念  四、成圣的性质  五、成圣的特性  六、成圣的创始者与媒介  七、成圣和救恩次序的其他阶段的关系  八、今生中「成圣」的不完美特性  九、成圣与善行  第11章圣徒的坚忍  一、圣徒坚忍教义的历史  二、坚忍教义的陈述  三、坚忍教义的证据  四、对坚忍教义提出的异议  五、否认这项教义会使救恩倚靠人的意志   第五部分教会论与恩典的媒介 |教会|  导论  第1章圣经对教会的称呼与教会教义历史  一、圣经对教会的称呼  二、教会教义的历史  第2章教会的性质  一、教会的性质  二、教会的多面性  三、教会的不同定义  四、教会与神的国  五、在不同时代中的教会  六、教会的属性  七、教会的标记  第3章教会的治理  一、有关教会治理的不同理论  二、改革宗或长老会体制的基本原则  三、教会中的圣职人员  四、教会议会  第4章教会的权力  一、教会权力的来源  二、教会权力的性质  三、教会权力的不同类别 |恩典的媒介|  第1章恩典的媒介总论  一、恩典媒介总论  二、作为恩典媒介的圣道和圣礼的特征  三、历史上有关恩典媒介的观点  四、改革宗恩典媒介教义的特征要素  第2章作为恩典媒介的圣言  一、「神的圣言」一词在这方面的含义  二、圣道与圣灵的关系  三、神的圣语被视为恩典的媒介  四、律法的三重作用  第3章圣礼总论  一、圣道与圣礼之间的关系  二、「圣礼」一词的起源与含义  三、圣礼的组成部分  四、圣礼的必要性  五、旧约圣经圣礼与新约圣经圣礼之间的对比  六、圣礼的数目  第4章基督教的洗礼  一、有关基督教洗礼的类比  二、基督教洗礼的设立  三、历史上有关洗礼的教义  四、洗礼的合宜方式  五、洗礼的合法执行者  六、洗礼的合适对象  第5章圣餐  一、以色列人中有关圣餐的类比  二、圣餐教义的历史  三、圣经中用来描述圣餐的术语  四、圣餐的设立  五、圣餐所象征、印证的事物  六、圣礼的联合或基督在圣餐中的真实临在的问题  七、圣餐是一种恩典的媒介,或圣餐的有效性  八、圣餐是为谁设立的?   第六部分末世论  导论  一、哲学和宗教学中的末世论  二、基督教历史上的末世论  三、末世论和其他教义之间的关系  四、「末世论」这一名称  五、末世论的内容:普遍性的末世论与个人性的末世论 |个人性的末世论|  第1章形体的死亡  一、形体死亡的性质  二、罪死亡之间的关系  三、信徒之死的意义  第2章灵魂的不朽  一、「不朽」一词的诸般含义  二、一般启示对灵魂不朽的见证  三、特殊启示对灵魂不朽的见证  四、对「个人不朽」教义的异议与当代的替代品  第3章居间状态  一、圣经对居间状态的看法  二、居间状态的教义史  三、「阴间」(Sheol-Hades)教义的现代解释  四、罗马天主教有关人死后灵魂住处的教义  五、人死后,灵魂有意识的存在状态  六、居间状态并不是进一步考验的状态 |普遍性的末世论|  第1章基督的第二次降临  一、基督的第二次降临是单一事件  二、基督再临之前的大事  三、基督再临或第二次临本身  第2章千禧年的各种观点  一、前千禧年主义  二、后千禧年主义  第3章死人复活  一、复活教义的历史  二、复活的圣经根据  三、复活的性质  四、复活的时间  第4章最后的审判  一、最后审判教义的历史  二、最后审判的性质  三、关于「审判」的错误观点  四、审判宫和祂的助理  五、受审的当事人  六、审判的时间  七、审判的标准  八、审判的不同环节  第5章最终的结局  一、恶人的最终结局  二、义人的最终结局  
    2 0
  21. 内容简介
    鉴于今日对教义漠不关心的普遍现象,本著作是相当重要的。加之在许多所谓挂名式的基督徒心中浮现着肤浅模棱两可,不知所云的情形,更由于在讲台上热心传讲狡猾的错误,导致各种异端邪说之惊人发展,有如雨后春笋,所以有关教义书籍的出版实为重要。如果教会要卫护其宝贵的信仰,并把握交托给她的真理,此其时也。著者本改革宗的信仰立场,广泛地、简明地对有关圣经要道予以阐述,殷望本书内容的明了性,勿因其简短而受影响。于每章之末皆附有问题数则,以试学者对本书之内容究有若干心得。愿神亲自使此书成为多人的祝福与助益。(Louis Berkhof伯克富)
    作者简介
    伯格富(Louis Berhof, 1873-1957),1873年出生于荷兰,于1882年移居美国。1900年毕业于加尔文神学院,1920至1904年于普林斯顿神学院跟随华腓德(BB Wardeild)和魏司道(G. Vos)学习。在1906年起担任加尔文神学院的教职达三十八年,于1926年起担任系统神学教授达十八年,是一位杰出的系统神学家。伯氏虽不是原创型的神学家,但他在阐述改革宗神学精神上有极大的贡献。其神学思想主要是建立在荷兰改革宗的神学上,师承加尔文(John Calvin)、凯波尔(Abraham Kuyper)、巴文克(Herman Bavinck)等神学传统。他擅长用英文清楚、条理分明地表达改革宗神学,其著作适合当欧神学院的教科书。
    卷零、卷前篇
    卷一、绪论
    卷二、论神及其创造的教义

    卷三、在与神关系中的人
    卷四、基督的位格与工作
    卷五、救赎之工实施的教义

    卷六、论教会与蒙恩之法
    卷七、末后之事的教义
                     
     
    0 0
  22. 基督教教义概要(Summary of Christian Doctrine )

    作者:路易斯.伯克富(Louis Berkhof)

    香港当今的暴乱,自称为基督的「教会」难辞其咎!
    多么可悲!多么可恶!所谓的基督「教会」竟公然违背圣经的教导,站在暴乱的最前线,包庇暴徒,支援暴动,美化恶行,甚至不惜歪曲神的话语来为暴力、罪恶、败坏德行护航。那些「教会」领袖害怕负上刑事责任,身败名裂,而不敢出来站在暴动的最前线,却煽动无知的信徒和青少年参与暴动,他们的心肠是多么的卑鄙、恶毒、诡诈啊!根本不是神的仆人,是魔鬼撒但的差役,「…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哥林多后书11:15)

    当今香港的所谓基督「教会」已经烂透了!正如撒狄教会那样「…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启示录3:1-2)各「教会」都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而不是按圣经的教导去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结果,就融入了世界,同流合污,堕入了魔鬼撒但的网罗,陷在罪恶叛逆之中一同灭亡。

    香港的「教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根本不认识神!
    根本不明白圣经真道!
    根本不清楚耶稣基督的福音!
    根本不晓得教会的本质和事工!
    根本不重视教义在坚固信仰上的功能!
    此外,「教会」充斥着假先知、假师傅和不务正业的神职人员!他们把属世的歪理、谬论、虚妄的学说引进教会,混乱神的道。他们逼迫那些忠心传讲神之真道的牧师和传道人,他们排挤甚至欺凌那些按圣经敬虔渡日的信徒。唉!「教会」的道德良知岂不每况愈下呢?

    尽管我对香港的「教会」光景如此悲观,然而,我深信神必「…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 」(列王纪上19 :18)而且「…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启示录3:4)主耶稣嘱咐我们:「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3-14)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尤其处身在此刻充满谎言、诡诈、道德沦陷、泯灭天良的香港,我们更加需要坚定不移地坚守圣经正确的教导和立场,唯独圣经是验证一切事物的标准,也是我们基督徒做人处事的唯一指引!

    本于圣经的基督教教义可以使我们认清我们的信仰,坚固我们的信仰和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哥林多后书10:5)因此,我诚意推介由路易斯.伯克富撰写的本书《基督教教义概要》。

    路易斯.伯克富是《系统神学》这套经典的神学著作的作者,他也因此套巨著而闻名于世。在他这本《基督教教义概要》的书里,他把以前在其它著作里深入探讨的内容,更为扼要且通俗的浓缩在此书中,使初学者也可以很容易理解。起初,他是为高中生写的。大部份在《系统神学》里的主题,在这本书里里也可以找得到,包括神与创造、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基督的位格和祂的事工、救赎之工的落实、教会和恩典的管道、以及有关末世的教义。就像伯克富贯彻始终的工作一样,他始终如一地是由归正神学的角度来诠释基督教教义。

    本书的特色就是在每章的结尾,都有一些延伸阅读和进一步研习的建议,亦包括复习的问题。这些都有益于个人和小组的学习,这是一本教会门徒培训绝佳的教材。

    -------------------------------------------------- --------------------------
    目录

    第一部份:导论

    第一课- 宗教
    第二课- 启示
    第三课- 圣经

    第二部份:神与创造的教义

    第四课- 神主要的本质
    第五课- 神的名字
    第六课- 神的属性
    第七课- 三位一体
    第八课- 神的旨意
    第九课- 创造
    第十课- 神的护理

    第三部份:人与神之间关系的教义

    第十一课- 人起初的状态
    第十二课- 人在罪中的状态
    第十三课- 人在神的恩典之约里

    第四部份:基督的位格和祂事工的教义

    第十四课- 基督的名称和祂的本质
    第十五课- 基督的地位
    第十六课- 基督的职份
    第十七课- 基督的教赎

    第五部份:救赎之工的落实

    第十八课 - 圣灵普遍的运作:普遍恩惠
    第十九课 - 呼召与重生
    第二十课 - 归正:悔改与信心
    第二十一课- 称义
    第二十二课- 成圣与保守

    第六部份:教会与恩典管道的教义

    第二十三课- 教会的本质
    第二十四课- 教会的治理与权柄
    第二十五课-神的话语和圣礼
    第二十六课- 基督教的洗礼
    第二十七课- 圣餐

    第七部份:末世的教义

    第二十八课- 肉身的死亡与居间状态
    第二十九课- 基督的再临
    第三十课 - 复活、末日大审判和终极状况
    0 0
  23. 改革宗神学主题是以神为中心的教义。这教义包括:人只能从认识神来认识自己,救恩完全是神的工作,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要降服与神等。巴文克是荷兰最有影响力的改革宗教神学家,本书原名为《我们合理的信仰》,已带给西方的教育很大帮助,相信它也是为中国教会带来莫大的祝福。附中英名词对照及简单的索引。   巴文克(Herman Bavinck, 185-1921)

    他是十九世纪加尔文主义复兴时期,荷兰改革的著名神学家,他着重以圣经神学掌握改革宗神学的教义历史,并综合其哲学素养,有条理的护教及治学。1882年被聘任为荷兰肯本神学神学院系统神学教授。1902年继续承当首相凯波尔之教职,于名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任系统神学教授。

    著作:
    Reformed Dogmatics《改革宗教义神学》四大卷,其缩本Our Reasonable Faith《我们合理的信仰》,由本社译为《基督教神学》。   英译者序
    包序
    译者序

    第一章人之至善
    人之至善就是神,仅靠物质世界不能满足人
    科学、哲学、艺术、道德都不是满足人的最高善良
    人心如果不在神裹面是得不到安息的

    第二章有关神的知识
    全部圣经都见证神是人追求的至高善良
    有关神的知识,其起源、内容和本质与其他知识不同

    第三章一般启示
    唯独在神启示的范畴内心才能认识神
    神启示的来源、内容与目的
    神的启示有一般特殊之分
    一般启示──即神自然与历史中启示衪自己
    神在人以外,也在人之内启示衪自己

    第四章一般启示价值
    不能高估或低估一般启示的价值
    一般启示与特殊启示的关系
    该稳族与塞特族的分裂至挪亚洪口的历史
    洪水后神为保证人类之继续存续而缔结的自然之约
    挪亚之约将人与世界之存续置于稳固的根基上
    神攸人类分散叫以色列人成为衪的启示对象
    无法解释神为何放弃以色列以外的其他民族
    从宗教道德的观点看异邦民族的历史
    异邦宗教内的改革家及其改革
    人类无法由一般启示见到真神

    第五章特殊启示的方式
    一般启示的不足与特殊启示的必要性
    一般启示与特殊启示的区分
    神启示的方法是一般启示箕特殊启示不同
    启示的方式──外在的客观方式
    作为外部启示的神迹
    启示的方式──内在的主观方式

    第六章特殊启示的内容
    特殊启示的历史
    结亚伯拉罕的特殊启示
    摩西的律法并不能赐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失效
    赐律法给以色列人的目的
    赐予摩西的律法为要成全赐给阿伯拉罕的应许
    为使以色列人成为祭司的国度与圣洁的国民,必须赐律给他们
    神在以色列民族中的历史
    被掳后以色列中的余民
    旧约凡事指向基督,新约凡事得自基督

    第七章圣经
    圣经就是启示之书
    圣经不仅是口传的语言,同时也是笔之于书的记录
    圣经是因圣灵的默感而书写下来
    先知与使徒并不是机械式的被圣灵感
    圣经历经世代在非常不同、令人惊异的状态中为多人写出
    以色列后期的圣经文学
    诗篇与豫言是平行的
    豫言与诗篇之外尚有智慧文学
    新约圣经文学及其起源
    必须用详尽的方法来研究圣经

    第八章圣经与公认信条
    圣经在基督教会内被一致受神的话
    教会接受圣经为要服事神的语话
    罗马天主教离弃了使徒的基督教而堕落
    十六世界的宗教改革根本上就是反对罗马天主教的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的成功就是推翻了罗马天主教

    第九章神的属性
    说明特殊启示的方法有二──要理问答式与公认信条式
    认识神的可能性
    圣经教导人类有关神的超越与潜在
    神属性的分类──绝对与相对的属性
    神的绝对属性
    神的相对属性──即神的善良与恩惠
    神的相对属性──即神的圣洁和公义

    第十章三位一体的神
    神借着?三而一的存在更丰富政充满活力地启示衪自己
    三位一体教义乃是根据神启示教导的
    神在旧约中的启示是由强调合一性开始
    在神复造的工作中得见神自我的多变性
    三位一体在新约中由圣父与圣子的关系表明出来
    圣灵
    教会经过长期的奋斗才达到三位一体的信仰宣告
    教会承认三位一体的教义,在理性与心思方面是最重要的

    第十一章创造与护理
    神为达成兼计划首要的工作就是创造
    神创世的目的
    圣经告诉我们世界是怎样创造来的
    否认神护理之工的自然神论之错谬
    将创造与护理之区分消除的泛神论之错谬
    创造与护理的教义深深鼓励、安慰我们

    第十二章人的起源、本质与目的
    创世记第一章中天地来源的记载是集中在人的创造上
    创世记第二章并非是第二个创造记述
    进代论对于人类起源的看法
    章估进化讲必须在事实与哲学见解间作一澈底的区分
    人类起源质本质的概念有密切的关联人
    有神的形像故与动物有
    别人有神的形像故与天使有别
    神形像的内容
    改革宗、路德宗与天主教关于人堕落后神形像之内容的见解
    神广义的形像
    神狭义的形像
    神的形像与治理全地
    试验性的吩咐──即顺从的考验

    第十三章罪恶与死亡
    天使的堕落与人的堕落
    罪的起源与本质
    初罪的结果
    圣经证实罪的普遍性
    伯拉纠派与半伯拉纠派对罪之普遍性的见解
    对半伯拉纠见解鳌反论
    近来有关罪之普遍性的见解
    圣经有关罪之普遍性的见解
    原罪与本罪
    罪在种类和程度上虽各异,但在原理上却是相同的
    心里刚硬的罪
    罪必受刑罚
    罪的刑罚就是死

    第十四章恩典之约
    神的恩典是人得救的必要条件
    在特殊启示下寻求得救的努力是枉然的
    救赎的工作乃以神永远的计划为基础
    神的旨意充满了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安慰
    恩典之约的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十五章恩约的中保
    中保基督在基督教中所持有的独特意义
    基督从永远就存在
    基督与以色列的关系
    所期待的弥赛亚与恩约有密切的关系
    弥赛亚的名称是由大卫家而出之王所用的名称
    旧约的豫言的弥赛亚形像是卓越的,具有王权的意思
    旧约的弥赛亚形像乃预表耶稣基督
    耶稣不只是真人也是真神
    耶稣自己的
    见证人子耶稣
    神子耶稣

    第十六章基督的神人二性
    使徒为基督所作的见证
    耶稣的工作与使徒的言词之间并无矛盾
    使徒犒耶稣为主耶稣基督
    圣经的基督之像与异端的基督之像
    奈西亚、迦尔西顿会议宣告一位有二性的基督
    今日人们塑造之基督形象与具备一位格、二性的基督形像完全
    不同
    基督是神同时又是人,是人同时又是神

    第十七章基督降卑的工作
    基督在地上的工作乃是道成肉秒所开始及十字架上的死所完成
    基督的工作乃由基督的三职份之活动所受
    基督公开工作的准备──由童女所生及受洗
    在降卑状态中为先知的基督
    在降卑状态中为祭司的基督
    在降卑状态中为君王的基督
    基督的死乃是牺牲的死
    基督牺牲的死持守积极的顺从与消极的顺从两方面

    第十八章基督升高的工作
    基督因牺牲所得的第一次祝福就是赎罪与和好
    基督的牺牲乃是为了全世界界的罪
    基督的下阴间,从墓中复活
    基督在升高的状态起于复活终于再临
    基督在升高状态中身为先知的工作
    基督在升高状态中身为祭司的工作
    基督在升高状态中身为君王的工作

    第十九章圣灵的恩赐
    基督差遣圣灵
    圣灵在五旬节浇灌教会
    从五旬节起语言的奇迹
    圣灵的恩赐
    基督与教会圣灵而有的交通
    一切的祝福都是凭着与基督的交通而赐下的

    第二十章基督徒的呼召
    圣经与圣灵的关系
    为一般启示圣道──即在自然与良心中的圣道
    一般的呼召与特殊的呼召──律法与福音
    一般呼召与特殊呼召之不同──借自然与圣道的呼召
    神的旨意是一切区分与不平等的根据
    外召
    外召之不足与内召之必要性
    内召
    重生
    信心
    悔改

    第二十一章称义
    神的义
    罪人与义
    人人因神的恩约才成为义──旧约圣徒的立场
    人因神的义而成为义──新约圣徒的立场
    在福音中所启示的神之义
    由基督的义而称义
    称义乃司法上的行为
    称义所包括的二项祝福─ ─罪得赦免与永生的权利
    由因信义而得的安慰

    第二十二章成
    圣神的圣洁
    耶稣基督的圣洁
    信徒的圣洁
    成圣乃是神和人共同的工作
    借着信心得成为圣
    信心的能力
    作为善行标准的道德律
    成圣无法在今世达于完全
    渐进的成圣
    圣徒的坚忍
    得救的确知

    第二十三章基督的教会
    为蒙恩之道的教会
    为信徒聚集的教会
    为机体的教会
    为组织体的教会
    教会行政
    教会的政治形态
    教会的权能──神道、成圣礼与惩戒

    第二十四章永生
    非基督教对万物终局之目的的看法
    旧约圣经对生与死的概念
    基督首之与二次再临及信徒死后的状态
    基督再临与信徒救恩的完成
    死人复活与最后审判
    世界的更新──新天新地 ISBN:9789627089162
    出版日期:20050609
    页数:531
    尺寸:14.8 x 21cm
    重量:640克
    排版方式:横排
    语言:繁体中文
    装订方式:平装
    印刷方式:单色印刷
    分类:神学类
    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0 0
  24. 0 0
  25. 君尊皇族的觉醒  The Supernatural Ways of Royalty
     
    作者: 克里斯‧韦罗顿, 比尔‧强生  追踪作者 新功能介绍 原文作者: Kris Vallotton , Bill Johnson 译者: 林淑贞 出版社:异象工场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出版日期:2010/05/26 语言:繁体中文 内容简介
      身为神国皇室家族的成员,你能够:
      *分享君王恩典和怜悯的能力。
      *思想和行为带着君王的权柄。
      *将皇族特质显明给下一代。
      *带着信心来促进天国尊荣和谦卑文化。
      *培养以神的爱来彼此相交。

      作者个人的超自然经历深具说服力,将会让你相信自己的皇族身分,激励你从你的父亲──万王之王──那里继承属于你的产业。

      本书内附:
      1.四个月份小组聚会教材---帮助你个人生命、小组和教会生活脱胎换骨。
      2.「王子和奴仆」评估问卷---帮助你在整个生命转化过程中观察你的进步和突破。

    名人推荐    

      吴建豪(国际巨星) 、连加恩医师(爱呆西非连加恩作者)、李晶玉(知名主播)、高文音(知名主播)、吴美君(台湾及香港区总经理Timberland) 、周神助(台北灵粮堂主任牧师)、朱植森(台北真道教会主任牧师)、朱台深(台北荣耀堂主任牧师)、张恩年(香港611灵粮堂主任牧师)、张以诺(桃园大溪荣美教会主任牧师)、郑博仁(高雄武昌教会主任牧师)、萧祥修(台中旌旗教会主任牧师)、周巽光牧师(约书亚乐团团长)、海蒂.贝克宣教士(非洲孤儿之母)联名推荐!!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克里斯‧韦罗顿Kris Vallotton

      克里斯‧韦罗顿牧师是与比尔‧强生牧师(Bill Johnson)一起同工30年的先知,也是伯特利教会(Bethel Church)使徒性团队中的一员。

      克里斯是伯特利超自然学院的创办人和校长,同时他也负责教会中的先知学校和先知团队。因着他充满先知和启示性的教导,加上极其幽默风趣的讲道风格,使他常到世界各地的特会担任讲员。2010年7月份,克里斯˙韦罗顿牧师便受邀到台湾成为「台中校园丰收挑战大会」及「属灵洞察力特会」主要讲员。他的著作有《超自然国度生活Developing a Supernatural Lifestyle》、《先知服事的训练课程手册Basic Training for the Prophetic Ministry》、《纯洁Purity》和《君尊皇族的觉醒Supernatural Ways of Royalty》。他和太太Kathy结婚35年,有4个孩子,8个孙子

    比尔‧强生Bill Johnson

      伯特利使徒性治理团队资深领袖

      比尔‧强生是第五代的牧师,在圣灵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比尔和妻子蓓妮透过领袖网络的事奉,跨越宗派界线,建立美好关系,服事钗h教会,数目不断增长。比尔夫妇是整个伯特利复兴运动的资深领袖和大家长,他们的三位儿女和他们的配偶都投入全职事奉的行列。他们共有九位孙儿女承欢膝下。   目录
    联合推介I
    序一条人烟罕的得胜道路/比尔‧强生XI
    前言 光明与黑暗之战1

    第一部尊荣皇族的呼召5
    第1章奴仆的窘境7
    第2章城宝中的流浪汉和王宫中的王子15
    第3章地牢与火龙35
    第4章皇族的洗涤(比尔‧强生) 53
    第5章王宫中的蜥蜴67
    第6章君王统治的训练85
    第7章谁来晚餐? 103

    第二部皇族的特性119
    第8章圣殿中的超级英雄121
    第9章降卑道底必高升131
    第10章尊荣的黄砖道147
    第11章尊荣皇族的聚集165
    第12章捍卫王谕183
    第13章档在命定门口的恶犬207

    第三章皇族的权柄和责任229
    第14章神的特务机关231
    第15章薪火相传(比尔‧强生) 251
    第16章与属天盟军建立策略性联盟273
    第17章拯救地球291

    王子和奴仆评估问卷307

    写到最后荣耀之王渴望与你相遇315
    新书试读《还有更多》 319   看更多   序
    前言
      
    光明与黑暗之战
    一个君王的故事:奴仆变王子。
      
      奴仆心态是「缺乏之神」儿女的心态。奴仆们还没有在洗礼之河的另一边找到自由,仍旧为黑暗王子所俘虏、被折磨、受欺凌。它借着玩弄欺骗的伎俩,带给他们贫穷、痛苦和沮丧的人生,希望将他们真实的身分永远隐藏起来。邪恶王子用宗教的粮食来喂养它的俘虏,满足他们灵魂对公义的饥渴。这些奴仆被自己的罪蒙蔽了双眼,以为他们是在为个人的自由而努力,以自以为义的烂泥巴做成砖块,为自己铺设一条脱离监狱的道路。但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以一块又一块的砖块堆砌的,是自己死亡的囚牢。更糟糕的是,他们的后裔也是同样黑暗,最终建造的是捆绑的遗传和绝望的心态。
      
      但在遥远的山顶上,羔羊变成狮子,借着各各他的十架,降入死亡营。祂冲破地狱的门,在众战之中,与黑暗王子迎面对决。带着肋旁上三处伤痕和头上的荆棘冠冕,我们军队的元帅战胜魔鬼,永远卸除了仇敌毁灭的武器─罪、死亡、地狱和坟墓,因为罪不能引诱祂,死亡不能打倒祂,地狱不能囚禁祂,坟墓不能留住祂。于众目睽睽之下,在等候的战士眼前,祂从地面升上高天。地面大大震动,释放它的俘虏,而天上雷声轰轰,收纳它的珍宝。这些人不只是蒙拯救待赎的灵魂而已;这是众子的加冕典礼,他们将要被显明出来。光辉圣洁的那一位将污秽腐败的罪人带出来,重新塑造我们成为祂的公义,掌管王权的圣徒。
      
      我们不只是十字架的战士,我们乃是王位的继承人。祂神圣的性情遍满我们的灵魂,改变我们的心志,更换我们的心肠,转化我们的灵魂。我们受造成为祂荣耀的器皿,承载祂的光辉。
      
      有人认为用婚姻的比喻更能述说这个故事。美丽的女儿借着婚约,将荣升宝座,因为和平之子已聘她为妻。洞房正着手整理,婚宴即将开始,新妇已预备整齐。不管我们是被称为神的儿女、被聘的新妇、有君尊的祭司、祂眼中的瞳人或新造的人,有一件事是绝对确定的:我们已抓住我们爱人的心,祂带领着千军万马,骑上白马,正朝向地面前进!
      
      而在地面上,在这黑暗的世代中,神的百姓正在兴起,开始发光。当我们从败军手中夺回这块地土,皇族大军就要将君王的荣耀遍满全地。神的众子带着父神的荣光,寻找到埋藏在人心里,原本覆盖在攻击的石头、悖逆的荆棘和宗教的遗骸下的宝藏。他们带着圣灵的能力,奉命代表王的儿子,要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除灭鬼魔,结果奴仆变王子,今世的国度成为我们神的国度!
       收回   详细资料
    ISBN:9789868564336 规格:平装/ 324页/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级/ 单色印刷/ 初版 出版地:台湾
    0 0
×
×
  • Create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