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灵粮加油站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 朋霍费尔(潘霍华) - 华夏2004

   (0 reviews)

1 Screenshot

About This File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Wer Ist Und Wer War Jesus Christus? Schopfung Und Fall

出版社:道风书社
作者:朋霍费尔( Dietrich Bonhoeffer )
译者:王彤、朱雁冰

ISBN:9789628322275
出版社:道风书社
出版日期:2001-1-1
尺寸:140*210 mm
页数:272页
重量:310克

内容简介

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在大学开讲创世记释义(1932~1933年冬季学期)和基督论(1933年春季学期)时,讲义分别结集成书,前者是《创世与堕落》,后者是《谁是今在与昔在的耶稣基督?》。本书是此两书的合集,前半部份专讲基督论;另一部则从基督论角度讨论人类的被造、堕落及得救赎等圣经诠释问题,是了解朋霍费尔神学思想的绝佳切入点。

朋霍费尔为什么在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动荡时刻讲「第一亚当」和「第二亚当」的事情?从其《伦理学》手稿来看,神学家朋霍费尔当时考虑的绝非单纯的神学问题,但他的思考民族——国家的伦理和命运问题,又须臾没有离开基督神学的思路。回想从「五四运动」到今天,敝国教会的诸多神学家同样在民族——国家的历史动荡时刻宣讲上帝创世和基督临世的大义,却显得以求适时、甚至穿凿诡辩。对于汉语学界,《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仍不失开积棘、靖噬毒的思想力量。
 

作者简介

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德国基督教神学家。青年时在杜宾根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神学,后在柏林大学任教。积极从事普世主义和德国教会的反纳粹活动。1943年被捕,在狱中度过18个月,最后遭杀害。其思想的核心在于认为人类已经成熟,在现在世俗的时代不再需要假定一个神灵来解释世上发生的事,基督教信仰必须用一种非宗教的或世俗的方式来传达,基督徒应效法基督为他人生活。其神学思想成为当代世俗神学(或称上帝之死派神学)的理论渊源。着有《基督教伦理学》以及由在狱中日记书信汇集而成的《狱中书简》(德文名《抗拒还是服从》)。

目录

 

中译本说明/ 刘小枫撰
中译本导言/ 张贤勇撰
 
谁是今在与昔在的耶稣基督?——基督的历史与奥秘/ 王彤译、张贤勇校
 
德文单行本前言/ 奥托‧杜祖思
 
引论
 一基督论问题之由来
 二基督的为人与事工
 
第一章今在的基督——「为我」(Pro me)者
 一基督的形象
  1 基督作为圣言
  2 基督作为圣礼
  3 基督作为圣团契
 二基督的位置
  1 基督作为人类实存的中心
  2 基督作为历史的中心
  3 基督作为上帝与自然间的中心
 
第二章昔在的基督
 一探究昔在的基督
 二批判性或否定性的基督论
  1 幻影论异端(自由派神学)
  2 伊比奥尼派异端
  3 基督——性论和聂斯脱利派异端(卡尔西登、路德派、弃用端者、隐能论者)
  4 次位论和形态论异端
 三批判性基督论的贡献
 四建设性的基督论
  1 已然成为人者
  2 降卑者与升高者
 
创世与堕落/ 朱雁冰译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起初(1-2)
 言(3)
 上帝的目光(4a)
 昼夜(4b-5)
 凝固(6-10,14-19)
 有生命者(11-13,20-25)
 上帝在尘世间的形像(26及以下几节)
 祝福与完成(28-31,2:1-4a)
 
第二章
 (1-3)
 创造天地的来历(4a)
 另一个方面(4b及以下几节)
 由泥土和灵造成的人(7)
 大地之中间(8-17)
 另一个人的力量(18-25)
 
第三章
 虔诚的问题(1-3)
 如上帝(4-5)
 坠落(6)
 新(7)
 逃避(8-13)
 诅咒和预言(14-19)
 众生之母(20)
 上帝的新行动(21)
 生命之树(22及以下几节)
 
第四章
 该隐(1)

 


User Feedback

You may only provide a review once you have downloaded the file.

There are no reviews to display.

×
×
  • Create New...